宠物狗犬饲养要定期驱虫内容摘要:

2、绦虫感染,按每公斤体重口服1020 毫克,1 次顿服即可。 怀孕犬最好不要服用甲苯咪唑或“两片”。 如果驱内寄生虫,也可选用害获灭(伊维菌素),1 次皮下注射即可,剂量遵医嘱。 抗滴虫可以选择灭滴灵。 磺胺药只能预防球虫感染,治疗球虫可用盐酸氨丙啉。 犬应定期驱虫幼犬在 23 月龄时,会有拉稀现象,俗称“翻肠子”。 这与民间传说的“吃咸了”无关,是内寄生虫性肠炎。 一般由蛔虫、钩虫、绦虫引起,也有球虫引起的。 由于幼犬的肠腔细,蛔虫等寄生虫相对数量多。 个体大,造成幼犬腹泻。 消瘦,严重的甚至吐虫子。 粪便中可发现虫卵。 个别幼犬可引发小肠套叠,或者脱肛。 使用驱虫药可以将幼犬体内寄生虫驱杀。 常用丙硫苯咪唑和左旋咪唑, 3、口服,每 5斤重吃 1片,每天 1次,连吃 3天,对蛔虫、蛲虫和钩虫有效。 甲苯咪唑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和线虫有效。 复方甲苯咪唑(速效肠虫清)是甲苯咪唑与盐酸左旋咪唑配伍制成,顿服 2片,但有的狗出现便血,原因不清。 吡喹酮可以治疗绦虫感染,按每公斤体重口服 1020 毫克,1 次顿服即可。 怀孕犬最好不要服用甲苯咪唑或“两片”。 如果驱内寄生虫,也可选用害获灭(伊维菌素),1 次皮下注射即可,剂量遵医嘱。 抗滴虫可以选择灭滴灵。 磺胺药只能预防球虫感染,治疗球虫可用盐酸氨丙啉。 由于幼犬可以从吃母乳时被寄生虫感染,舔土、舔墙、舔其他犬的粪便等也能感染寄生虫,因此,从幼犬起,定期驱虫是必须的。 驱虫的间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