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3-2细胞核和细胞器4内容摘要:
核糖体等 19 讨论 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 3H标记的亮氨酸, 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 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 117min后,出现在细胞膜内的小 泡及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高尔基体 b 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 在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20 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21 总结: 分泌蛋白(如胰岛素、抗体、酶原、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运输、分泌的过程: 核糖体 (合成) 内质网 (运输) 高尔基体 (加工、分泌) 细胞膜 细胞外 [线粒体提供能量] 22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 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填序号 )。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 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 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 A、 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 加有伊红 (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 )的 / mL的蔗 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 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 叶的装片,放在 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 (装片中的藓类 小叶保持在 )。 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 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 ▲。 如果 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①③ (2)① 无色、绿色 ② 红色、绿色 ③ 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 (电光源亮度 )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 A处 23 图 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 2~ 4是图 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 ______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3-2细胞核和细胞器4
相关推荐
、中线等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第十二章 轴对称 一. 知识框架 二. 知识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 ( 1)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2)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 3)
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176。 ,用 4 个全等的四边形即可镶嵌出一个平面.如图 3.其实四边形的平面镶嵌可看成是用两类全等的三角形进行镶嵌.如图 4. 3.全等的特殊五边形可镶嵌平面 圣地亚歌一位家庭妇女,五个孩子的母亲玛乔里 赖斯,对平面镶嵌有很深的研究,尤其对五边形的镶嵌提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结论. 1968 年克什纳断言只有 8 类五边形能镶嵌平面,可是玛乔里 赖斯后来又找到了 5
炎和肝硬化。 2)传播途径 : ① 血液传播 ② 母婴传播 3)防治 免疫预防为主 ,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 思考题 10( 《 练习册 》 P9,第 2题) 乙型肝炎病毒的 主要 传播途径有( ) A、性传播、血液传播 B、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体液传播 D、性传播、母婴传播 B ( 2)艾滋病病毒( HIV) (教材 P52,第一段 ) (
无核膜的细胞核,(拟核中有环状DNA分子) 有核膜的细胞核,有染色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作业 :练习册 P8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动物、植物、真菌等 溶酶体: 功能:含酶,可消化吞入的异物及衰老细胞。 结构:单层膜形成的小球体。 (细胞的“清道夫 ) 内质网 功能: 蛋白质 运输,脂质代谢有关。 结构: 单层膜形成 的网状 扁平 结构。 高尔基体 功能: 储存、加工、转运物质; 结构
项均正确。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故 D正确。 对细胞而言,仅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不能确保其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衰老的细胞就不能繁殖,故 C错误。 考点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2~ 8 μm) 较大 (10~ 100 μm) 细胞核 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称拟核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被膜、核仁 细胞质
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 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 既亲近又崇拜 ,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班干部决定的。 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 以点带面 和 以面带面 的作用,我称他们是 班主任的左右手。 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