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内容摘要:
岸山丘起伏;中游地区地势平坦 , 水网稠密 、 湖泊星罗棋布;下游河段 (洪泽湖以下 )地势更为低平。 • 1. 自然灾害间的联系 • 2. 图示法记忆我国重大减灾项目 • 3. 长江防洪体系工程的作用 • (1)长江防洪体系的全面加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战胜了 1999年 、 2020年的洪水。 • (2)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摆脱了 “ 人争水地 ,水致人灾 ” 的恶性循环局面。 • (3)使长期居住在长江两岸低洼地带 , 饱受洪患之苦的数百万人民迁移到了安全地带。 • (4)改善了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 , 有效遏制了长江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 (5)三峡工程建成后 ,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将进一步减轻。 • 4. 为什么长江中游支流南北分布 , 汛期错开;下游江阔水深 , 两地区洪水灾害都频发呢。 • 长江洪水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 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原因。 长江流经的大部分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 一般年份,随着雨带的推移,长江南北两岸支流及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使干流不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但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涨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出现特大洪水。 • 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 由于人们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再加上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从而形成 “ 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 ” 的局面。 • 5. 森林的环境保护功能 • 森林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 、 吸烟滞尘 、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 防风固沙 、 保护农田 、 调节气候 、 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 , 人们在不同地区植树造林 , 需要它发挥不同的作用。 森林的主要作用取决于它分布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分布在河流源头 、 山坡 、 土坡等流水冲刷严重的地方的森林 , 主要发挥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分布在干旱 、 半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森林 , 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 保护农田;分布在沿海等风灾严重地区的森林 , 主要是降低风速 , 减少风的危害 , 保护田园;分布在大气污染 、 噪声污染严重地区的森林 , 主要是净化空气 、 吸烟滞。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
相关推荐
5) 架设垂直运输架 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着手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 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翻斗车。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 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戴好安全帽,栓好安全带并有吊麻绳引至地面。 桩孔挖至规定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 (包护壁厚度) 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
12~ 13 日、 7 月 21~ 22 日。 由于降雨时段集中,降雨量大,雨带稳定,造成淮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 其中最大 30 d 降雨发生在 6 月 22 日 8 时~7 月 22 日 8 时 ,部分地区降水在 400 mm 以上,局部地区达 946 mm , 此次降雨为淮河流域自 1954 年以来的最大降雨。 1991年淮河洪水 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淮河受淹耕地 401万公顷
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 ? 【 点拨 】 1. 1980~ 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 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
冻、地面沉降、盐渍化 农业、城市 中部灾 害带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西风环流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干旱、病虫害、火灾、风蚀、沙化 农业、交通设施、建筑物 • 是否相同。 如何分析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 • 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 , 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一方面 , 不同地区 、 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背景不同
平洋地震带,是受海洋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 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 41%的人口, 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 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 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沿海地区 —— 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沿江地带 沿江地带包含了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
间地貌通常可划分出塬 、 梁 、 峁和等地貌类型 (如下表所示 ) 黄土地貌 概念及形态 沟间地貌 黄土塬 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176。 ~ 3176。 黄土梁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176。 ~ 5176。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穹起 黄土 古代河谷经黄土等堆积物掩盖,且 尚未被现代沟谷分割的平坦谷地 沟谷地貌 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坳沟、 河沟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