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2内容摘要:

间地貌通常可划分出塬 、 梁 、 峁和等地貌类型 (如下表所示 ) 黄土地貌 概念及形态 沟间地貌 黄土塬 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176。 ~ 3176。 黄土梁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176。 ~ 5176。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穹起 黄土 古代河谷经黄土等堆积物掩盖,且 尚未被现代沟谷分割的平坦谷地 沟谷地貌 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坳沟、 河沟等 1 .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 ( 1 ) 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 → 自然灾害类型多。 ( 2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 海陆兼备 ― → 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 3 ) 季风气候 夏季风 ― → 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 ― → 干旱、暴雨、洪涝等冬季风 ― → 寒潮 ― → 低温冻害、冰雪 灾害等 4 .板块交会地带 → 地壳活动频繁 → 地震、火山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地形复杂、起伏大人类活动 ― → 破坏植被季风气候 ― → 夏季多暴雨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 2. 暴雨与洪涝 • 暴雨是锋面 、 气旋 、 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造成短时的集中降水过程。 暴雨雨量集中 , 来势迅猛 , 易产生洪涝灾害。 • 洪涝是指暴雨 , 大暴雨造成地表水泛滥的现象。 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有: ① 雨量大而集中; ②地势低洼 , 易集水; ③ 河网密集 , 河流入海口少 , 河水宣泄不畅; ④ 湖泊萎缩 , 蓄洪能力下降; ⑤ 水土流失严重 , 河流含沙量大 , 淤积河床等。 • 3.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形成原因 • (1)干旱灾害 • 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受季风影响 ,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 春季气温回升快 , 蒸发旺盛 , 而雨季未到 , 降水不足 ,极易发生春旱;即使夏季降水量大 , 又多以暴雨出现 , 也会发生旱灾。 • (2)洪涝灾害 • 黄淮海平原夏季降水多 , 且多以暴雨为主 , 再加上平原地势低平 , 有较多的洼地 , 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 (3)地震灾害 • 黄淮海平原位于地震带上 , 地震灾害严重。 • 4. 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