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的布鲁氏菌病内容摘要:

2、鲁氏菌病,除经消化道和接触传染外,通过染病公貂的精液也可发生传染。 【临床症状】潜在经过是毛皮动物患此病的主要特征,母貂主要表现流产,体温升高,或产弱仔,食欲下降,个别出现化脓性结膜炎。 【病理解剖变化】妊娠中后期死亡的母貂,子宫内膜有炎症,或糜烂的胎儿。 外阴有分泌物附着、淋巴结和脾脏肿大。 其他器官表现充、出血,公貂个别的出现睾丸炎。 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淋巴样细胞和多核细胞增生。 【诊断】经济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比较困难因为本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 病理解剖变化亦不明显,细菌学检查具有现实意义。 【治疗】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只有通过血清学方法检出阳性动物、结合冬季取皮淘汰,自群净化。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禁止布鲁氏菌病阳性动物进场。 来源不清的肉类及副产品不喂,或经高温无害处理后方可饲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