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兔及早治疗大肠杆菌病内容摘要:

2、诊断时注意与泰泽氏病、球虫病、沙门氏菌病、魏氏梭菌病等鉴别。 调查发生本病的养殖户后发现,兔群发病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应激,最常见的应激因素有断奶(笼位、饲料等变化)、饲料配方突然改变、气候突变、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转群、饲养人员突然改变(导致饲喂量改变)等。 大肠杆菌属家兔常在菌,各种应激均可导致肠道紊乱,诱发本病。 一旦兔群个别兔发病,同笼兔或相临兔往往相继发生,逐渐扩散到兔群中,在秋冬、冬春时期更为严重。 减少各种应激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有些养殖户(场)反映为什么注射大肠杆菌菌苗还发生本病呢。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有多种,如 85,119,26 等。 使用的菌苗中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你的兔群中感染了其他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注射后就可能效果不好,因此不是注射菌苗后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这样才可确保兔群安全生产。 据笔者在山西一些大型兔场试验,用自己兔场分离的菌株制成的疫苗对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效果很好。 理论上讲,许多抗生素都可治疗大肠杆菌病,但是实际中由于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往往不明显。 因此用药前必须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治疗大肠杆菌首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晚期最好以淘汰,净化环境为主,因为即使选择高敏进行治疗也无济于事。 治疗原则为“控料、杀菌、促消化、补液”。 症状好转后,缓慢增加饲喂量,切不可暴饮暴食,否则以死亡而告终。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