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Ⅰ型副粘病毒病Hl抗体与母源抗体的监测比较内容摘要:

2、鸽出生后 7、10、15、20、30 天龄采血,分离血清,箱保存。 干 原及阳性血清:购自兰州兽医研究所。 细胞悬液:未免疫健康公鸡 4 只,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 ,采等量的血,将全部鸡血混合,用 配)反复离心洗涤 5 次,去掉上层白细胞。 用 配成 20%红细胞悬液,置 4冰箱保存,使用时用红细胞悬液离心洗涤至上清液清亮为止,配成 红细胞悬液。 疫程序:胸部肌肉注射鸽型副粘病毒灭活疫苗(鸽瘟油乳灭活苗)。 体水平检测:所采血清使用微量平板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验)检测抗体水平,抗体滴度以 表示,计算不同时间种鸽及其仔鸽母源抗体的平均滴度。 2 鸽血清 体滴度变化情况:种鸽免后 4 周 体最高,度,并可维持 3、 4 个月的高抗体水平,6 个月后抗体逐渐消失到 4鸽母源抗体水平消长情况:仔鸽母源抗体高峰期为 715 天龄,而 10 日龄仔鸽母源抗体最高,平均可达 度,20 日龄逐渐消失,母源抗体维持时间长短与其效价高低有关 2。 鸽血清抗体与仔鸽母源抗体的相互关系:试验说明种鸽血清抗体水平在(45)间,此时种鸽虽然可获得免疫保护,但其所产仔鸽母源抗体全部在 4下,说明此时其仔鸽不能得到免疫保护;当种鸽血清抗体在(67)间时,其大部分仔鸽母源抗体可达 4以上,可以获得保护;而当种鸽血清抗体达 8上,其全部仔鸽母源抗体都达 4以上,均可获得保护。 仔鸽母源抗体的高低及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与种鸽血清抗体水平直接相关 5、行免疫注射并以此来预防该病是不可取和不必要的(留种后备种鸽除外),笔者认为从提高母源抗体人手来保护仔鸽更为有效和经济,是可取的办法。 有学者认为给 35 天龄和 710 天龄仔鸽两次注射 份和 8 羽份,可以部分保护仔鸽。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紧急防疫注射,而常规实际操作不可取。 要提高仔鸽母源抗体效价,只有提高种鸽血清抗体水平。 从我们另外进行的试验和临床实际观察,种鸽每年免疫鸽瘟油乳剂灭活疫苗两次,种鸽及其仔鸽均能获得免疫保护。 考虑到注射油乳苗对种鸽生产有一定影响,也可使用系与鸽瘟油乳剂灭活交替使用。 但若常年全部使用系而不注射鸽瘟油乳剂灭活苗,其免疫效果及防疫效果将不如前者。 这可能由于系与鸽瘟油乳剂灭活苗之间存在一定的免疫源性差异的缘故。 为了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对于加强综合性防制措施的鸽场,非流行期每年常规免疫一次鸽瘟油乳剂灭活苗亦可。 从防疫角度看,监测仔鸽母源抗体效价对防制该病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但可以直接分析仔鸽的母源抗体免疫保护状况,还可由此了解种鸽的免疫水平情况。 可以避免因直接对种鸽监测(采血)而造成的生产影响。 而实际生产上,当仔鸽最高母源抗体达不到免疫保护临界值时,即要对种鸽进行免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