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内容摘要:

2、提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信鸽常常在赛飞后感染该病,应提前接种疫苗。 (二)发病症状鸽 I 型副黏病毒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缩头闭目,羽毛蓬松,不愿活动,食欲减退。 随后出现腹泻症状,排出黄白色水样或绿色黏糊状粪便。 2后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几乎所有的病鸽都出现,因此具有诊断价值。 如出现歪头扭颈,头向后仰,在地上转圈,有时倒地,羽毛上粘满黄绿色粪污。 受到惊吓或刺激,神经症状表现更为明显。 童鸽 3后出现大批死亡,夜间死亡较多。 成年鸽由于神经症状影响到正常的采食饮水,表现消瘦、脱水。 (三)剖解特征急性死亡病鸽,剖解病理特征明显,全身败血症。 表现颈部皮下广泛性出血,呈紫红色嗉囔内充满酸臭的米汤样液体咽部黏膜充 3、血,偶有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斑肠道黏膜广泛性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脑水肿,脑血管局部出血。 慢性死亡病例,消瘦脱水,皮肤较难剥离,消化道内容物减少,嗉囔无食物,肠道出血严重。 一般合并有其他细菌、霉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曲霉菌等。 (四)预防措施(1)隔离饲养。 肉鸽饲养应执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制度,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 种鸽场要远离其他家禽饲养场,尤其是鸡场和鸽场,四周最好有生物隔离带如耕地、草地、树林、沟壑等。 鸽场四周应设围墙,场区大门设消毒池,进入场区的车辆应严格消毒,车体进行喷雾消毒。 消毒池中可用 2%碱或 3%苏儿。 场区分为办公区和生产区。 生产区中不同阶段的肉鸽应分开饲养,童鸽对鸽瘟最 4、易感,要避免和其他鸽接触。 引种时要防止病原的传入,不从疫区引种。 新引入的种鸽应隔离观察 1 个月,确定健康后才能混入大群。 (2)疫苗接种。 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鸽瘟的有效措施。 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乳鸽阶段只能用弱毒苗进行免疫。 常用的弱毒疫苗为鸡新城疫系、系,灭活苗为鸽 l 型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7龄第一次接种,系或系疫苗滴鼻,剂量为 4量,种鸽 1 月龄离巢时同样方法再接种一次。 3 月龄转入青年鸽舍时,弱毒苗滴鼻,同时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鸽 I 型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每只 升。 6 月龄上笼配对时再接种灭活苗一次,每只 1 毫升,免疫期 8月。 以后可于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3)日常消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