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心术3内容摘要:

与之皆死。  凡是做将领的,应该足智多谋而又号令严明;凡是做士兵的,应该愚鲁无知,(只懂得遵循将令)。  智慧,则他人无法揣度你的意图;严明,则士兵不敢违犯你的将令。 因此,如果让士兵都跟随将领听从命令,如何能够不愚鲁无知呢。  只有士兵愚鲁无知,才能够同将领去拼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縋 (zhu236。 )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 大凡出兵打仗,要了解对方主帅和将领的情况,然后才可以采取那些冒险的活动。  三国时,魏国邓艾翻山越岭,用绳子把士兵吊下悬崖峭壁去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即使有百万大军,也可能要束手就擒。 而邓艾确实是摸透了蜀国上下的情况,觉得蜀军不足畏惧,才敢采取如此大胆的行动的。  所以,古代贤能的将领,能够用自己有限的兵力,去试探敌方的虚实,又能够根据敌方的强弱,来准确地估价自己的力量,因此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准确的判断。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而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大凡担任主将,都是通晓事理而后才可以兴兵;了解情势以后才可以交战; 懂得节制约束而后才可以指挥战争。 通晓事理就不至于屈服,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约束就不会陷入困境。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 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 看见小利,不轻举妄动;见到小患,不惶恐回避。  因为,小利小患,不值得自己去施展本领。  只有做到这一步,然后,才可以去对付大利大患。  只有善于培养锻炼自己的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