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02内容摘要:
v = vB, C 正确.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时间相等 , 速度增量相等,故 D 错误,只有 D 符合题意. 答案 D 三、公式的综合应用 典例 3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 3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 m / s2, 求 : ( 1) 汽车刹车后 20 s 内滑行的距离 ; ( 2) 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 50 m 所经历的时间 ; ( 3) 在汽车停止前 3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 思路点拨 ① 应用公式 v t= v 0 + at 和 s = v 0 t +12at2处理此类问题时,式中的时间 t 不能任意选取,应注意判断题目中所给的时间 t 是否超出了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即是否出现了 “ 时间过量 ” 问题. ② 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 (1) 由于 v0= 30 m /s , a =- 5 m / s2,由 vt= v0+at ,汽车的刹车时间 t0为: t0=vt- v0a=0 - 30- 5 s = 6 s 由于 t0 t ,所以刹车后 2 0 s 内滑行的距离即为汽车停止运动时滑行的距离. s =12v0t =12 30 6 m = 90 m . (2) 设从刹车到滑行 50 m 所经历的时间为 t ′ ,由位移 公式 s = v0t ′ +12at ′2, 代入数据得 50 = 30 t ′ -12 5 t ′2 整理得 t ′2- 12 t ′ + 20 = 0 解得 t1′ = 2 s , t2′ = 10 s( 刹车停止后不能反向运动故舍去 ) 故所用时间为 t ′ = 2 s. (3) 此时可将运动过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得 s =12at2=12 5 32 m = m. 答案 (1)90 m (2)2 s (3) m. 课时作业 1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t1∶ t2∶ t3∶„ = 1 ∶ 2 ∶ 3 ∶„ ,下面有三种说法: ① 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 s1∶ s2∶ s3∶„ =1 ∶ 4 ∶ 9 ∶„ ② 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s1∶ s2∶ s3∶„ = 1 ∶ 3 ∶ 5 ∶„ ③ 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 Δ s = aT2,其中 T 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 ③ 正确 B .只有 ②③ 正确 C .都是不正确的 D .都是正确的 A 2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02
相关推荐
(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 ); 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写法; 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数学美 ,学习仿写。 检查预习 ( 1)正音 衍 生 一 粲 孜孜 以求 拭 目以待 永 葆 常新 yǎn c224。 n zī sh236。 bǎo ( 2)词语积累 辨字形 贷 借贷 拭 拭目以待 赁 租赁 试 考试 粟 沧海一粟 型 原型 模型 栗 栗子
小组归纳讨论文章的主旨,比比看哪组更准确 主旨 • 本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饶有趣味地向读者介绍了超低温现象、超低温现象下一些物质的变化、超低温现象的具体应用及其诱人的发展前景,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平时较难了解的科学知识。 问题: •请给“超低温现象”下定义 明确: 超低温现象 是一种事物处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的温度(最低温度 —℃)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出的和常温状态下 色彩、质地
生动。 ① 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 ② 采用多种说明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 ③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描写、抒情) 3、 从课文中概括几种数学美的例子,并另外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美的例子。 对称美 1, 2, 3, 4, 5, 6, … … ;其相反数:-1,- 2,- 3,- 4, - 5 ,- 6 … … ;‚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
体使人难以安心。 保持节操岂止古人才能做到, 没有烦闷在今天得到了证明。 潜虬 :潜游的虬龙。 飞鸿 :高飞的鸿雁。 幽姿 远音 宁静安逸 恣意飞翔 对比 退耕 进德 薄霄云浮 沉渊栖川 进退两难、无可奈何 惭愧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对仗整齐 写出一片春意盎然, 生机初发之景。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塘:堤岸。 (池塘:园池的边上。 ) 生 颜色美 动态美 生机美
时间单位 —— 秒( s) 长 度 厘米 cm 毫米 mm 分米 dm 时 间 小时 h 分钟 min 日等等 质 量 克 g 吨 t 毫克 mg ←力学基本单位 ← 非 国 际 单 位 四、应用 力学单位制使我们知道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中,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在同一单位制中。 力学单位制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中物理公式是否正确和检查运算过程与结果。
力又会怎样。 图 1 解析 在运动过程中, A 与 B 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用整体法分析可知: ( 1) 当不计空气阻力时,不管运动方向如何,物体只受重 力,其加速度 a1= g ,方向竖直向下.故 B 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对 A 无压力. ( 2) 若考虑空气阻力 f,上升时整体加速度为 a1=( mA+ mB) g + fmA+ mB g 对 B 球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则对 B 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