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级公路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自卸车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保持洁净。 为便于卸料及防止混合料粘到车底,在沥青混合料 运输车的车底和侧板上涂一薄层洗衣粉水溶液(不能使用油水混合液),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 2) 从拌合楼向运料车放料时,至少分三次装料,第一次靠车厢前部,第二次靠车厢后部,第三次装车厢中部,以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运料车加蓬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凭运料单接受,并检查到场温度。 混合料运输车的运料较拌合能力和摊铺能力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保证有 5 台以上等待卸料的运料车。 ( 3) 任何情况下,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采取覆盖措施,以防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防雨篷布要全面包裹覆盖车厢顶部,真正做到下雨不会有水 进入车厢。 ( 4) 连续摊铺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10~30cm 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 混合料的摊铺 ( 1) 在摊铺 AC20PR 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时,采用两台配有电子调平系统的摊铺机梯队进行摊铺,高程以及平整度通过非接触式电子平衡梁进行控制,对外观不规则、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 2) 摊铺机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其摊铺速度在。 其行驶速度和方法适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宽度上 ,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 ( 3) 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 4) 设专人指挥运料车将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中进行摊铺。 ( 5) 摊铺作业过程中,漏斗进料口完全打开,螺旋分料器要不停地转动,切速度不能太慢,分料室中的沥青混合料保持高度不变并不低于螺旋分料器的轴顶或接近螺旋顶部,不能使沥青混合料时多时少,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能随意调动。 ( 6) 摊铺机开始受料前应在斗内涂上防粘混合液,注意不能有积液; ( 7) 摊铺机开始摊铺时摊铺前对熨平板预热至 100130℃,铺筑过程中开始熨平板的振动 或锤击等夯实装置。 ( 8) 螺旋分料器中的料高应保持 2/3 左右的高度;熨平板安装时保证一个平面; ( 9) 夯锤振幅选择 5mm,振频 2022HZ,熨平板振动频率3545HZ; ( 10) 在开始摊铺时摊铺机前保证有 5 台料车,为了减少离析以及因温度过低造成的拖痕,应从第四、或第五台料车开始铺筑。 ( 11) 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合温度、出厂温度。 各施工阶段温度应符合下表 35 的要求。 表 35: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要求 层位 工序 温度(℃) 测量部位 中面层 沥青加热温度 150160 沥青加热罐 矿料加热温度 180190 热料提升机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75180 运料车 混合料废弃温度 高于 200 运料车 混合料摊铺温度 不低于 160 摊铺机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小于 150 碾压层内部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 110 碾压层表面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 50 路表面 混合料碾压 ( 1)碾压方式 具体碾压组合根据试验段确定,本次 AC20PR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压路机数量为两台胶轮、三台双钢轮,两台小型压边碾。 碾压组合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 方案一( K103+860K104+010),初压: 1 号 volvoDD118 双钢轮压路机紧跟 ABG525 摊铺机,前进时静压后退时振压 1 遍,然后振压 1 遍, 1/3 错轮,速度 ~ ; 2 号 volvoDD118 双钢轮压路机紧跟 ABG423 摊铺机,前进时静压后退时振压 1 遍,然后振压 1 遍, 1/3 错轮,速度 ~ ;复压:两台胶轮各碾压 2 遍,交叉进行, 1/2 错轮,速度 3~ 4km/h,两台 volvoDD118双钢轮压路机分别振压 1 遍, 20cm 错轮,速度 4km/h;终压:采用 BW302AD4 进行收光,碾压遍数为收光至 无明显轮迹为止。 方案二( K104+010K104+160),初压: 1 号 XP301 胶轮压路机紧跟 ABG525 碾压 1 遍, 1/2 错轮,速度 ~ 3km/h; 2 号 XP301胶轮压路机紧跟 ABG423 碾压 1 遍, 1/2 错轮,速度 ~ 3km/h;复压:第一步 , 在 ABG525 后, 1 号 XP301 胶轮压路机碾压 1 遍,1/2 错轮,速度 3~ 4km/h, 1 号 volvoDD118 双钢轮压路机振压 2遍, 20cm 错轮,速度 , 1 号 XP301 胶轮压路机和 1 号volvoDD118 双钢轮压路机交叉碾压,第二步,在 ABG423 后, 2号 XP301 胶轮压路机碾压 1 遍, 1/2 错轮,速度 3~ 4km/h, 2 号vo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