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03内容摘要:
属于那类力学问题。 人共受几个力的作用。 各力方向如何。 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量。 哪个力实际上是己知的。 待求力是谁。 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解题思路,描述物体受力情况。 该题为已知受力求运动,合力沿运动方向,动力实际上是已知的。 点评 :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分析探索和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浅层次规律的能力,运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提问题:本题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物体沿斜面方向匀加速下滑,我们应当如何建立坐标系求合力。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继续思考讨论,然后作 出正确选择: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分别建立坐标系的 x轴和 y轴,使合力的方向落在 x轴的正方向上,然后求合力比较方便。 点评 :引导学生仿照前 2中的方法建立坐标系求合力。 温故知新,相关知识及时记忆、整理和分析。 教师活动:让学生口述解答步骤,教师板演解答过程,并提示学生注重代数式的运算,必要时再代入数值。 学生活动:顺应解题思路,联系力的分解知识,讨论交流,思维碰撞。 点评 :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做题的良好习惯 . 教师活动:问题: l、上述两个例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例 2中,为什么要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运动学公式中通常是以 v0为正方向的,但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选什么方向为正方向较为方便。 努力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异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推举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l、两题都需画受力图,都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画受力图是重要的解题步骤。 不同之处是例 1先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而例 2先用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例 2 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用 G1和 G2代替 G,使解题方便。 因为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所以 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会给分析问题带来很大方便。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辨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适当加入学生讨论。 检查练习结果并予以评价矫正。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汇报讨论。 点评 :在实际应用中锻炼能力。粤教版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03
相关推荐
题目。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题 2(投影 ) 一辆质量为 103kg的小汽车正以 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 解汽车所受的阻力。 研究对象:汽车 m= 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 vt=0, s=;初始条件: v0=10m/s,求阻力 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
现在让它在 ,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 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 vt=0, s=;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 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题步骤 (投影 ) 画图分析
个大汉 (甲 )跟一个女孩 (乙 )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 在可能出现的短 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写成等式为: mFka 国际上规定,质量为 1kg的物体,获得 1m/s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 1N。 F、 m、 a均取国际单位时, k为 1。 maF 讨论与交流 在初中的学习中 , 我们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为G=mg, 式中 g=, 在高中的学习中 , 又知道重力加速度g=, 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g=,
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Fa mFka 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 /s 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 k值 ,若 F定为1N 1k maF maFk k m aF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 同体性: 公式中F、m、a必须是同一研究对象 • 正比性: a与合外力 F成正比,与质量 m成反比 • 矢量性:
量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 ________ . 图 4 图 3 ( 3)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随合力 F 的变化图线,如图 4 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1)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从纸带上可得到四段位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