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四册第6课八声甘州2内容摘要:

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 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 《 鹤冲天 》 :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一世英名我不要, 只求换来红颜一笑 ”的风流才子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 ,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语俗词的创作。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年) 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 他是第一个专业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了百多字的 长调(慢词) ,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 ( 1)歌伎生活;( 2)羁旅愁思;( 3)都市美景 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