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之二内容摘要:
D.不出现纺锤丝和无染色体的变化 【 答案 】 D 一、细胞周期的有关问题 1.前提条件 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时间问题 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经历的时间长,分裂期经历的时间短,所以在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表示方法 方法一: B―→ B(分裂间期: B―→ A;分裂期: A―→ B)。 方法二: a+ b或 c+ d(分裂间期: a或 c;分裂期: b或 d)。 (1)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周期性。 例如,神经细胞、叶肉细胞等就不具有周期性。 (2)同一种细胞,外界条件不同,细胞周期的长短也不同。 4.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 (前期 )―→ 解体消失 (末期 ) (3)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消失 (前期 )―→ 重建 (末期 ) (4)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 ―→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 着丝粒一分为二 ―→ 移向两极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目变化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N→ 4N→ 2N(如下图所示 ) 2.核内 DNA数的变化: 2N→ 4N→ 2N(如下图所示 ) 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0→ 4N→ 0(如下图所示 ) 由以上图示可知,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规律如下: (1)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末期恢复。 (2)DNA数目在有丝分裂间期加倍,末期恢复。 (3)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消失。 可见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不完全同步。 4.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分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着丝粒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条数,含有染色单体的一条染色体,因染色单体共有一个着丝粒,故这样的染色体是 “ 一条 ” 而不是两条。 (2)染色单体若存在,其条数为染色体的 2倍。 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有丝分裂图像识别技巧 (1)动、植物细胞的识别: ① 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一般可判断为植物细胞。 ② 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 ,一般可判断为动物细胞。 (2)细胞分裂时期的识别: 图像在具备同源染色体的前提下还有下列特点之一,便可判断为有丝分裂: ① 染色体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后期; ② 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 ——有丝分裂中期; ③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同母细胞 ——有丝分裂末期。 四、与细胞分裂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 1.线粒体 :为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及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2.核糖体 :间期组成染色质的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中心体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两个中心体在细胞两极如何分布,决定着细胞的分裂方向。 4.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有许多高尔基体聚集,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由于高 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 3~ 4 d培养,待根长到 5 cm时可进行观察。 2.玻片标本的制作 3.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细胞周期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对植物 a→ 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B.图中 b→ a→ 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C.甲图的 b→ a与丙图的 b→ 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D.从 a→ b,由于 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 自主探究 】 __C__ 【 规范解答 】 a→ b是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都需要酶,温度能影响酶的活。苏教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增殖之二
相关推荐
中在叶绿体上被光束照亮的部位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结论: 黑暗中 光照下 人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有H2O和 CO2。 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来自水还是来自 CO2。 解开光合作用之谜 18O2 CO2 第一组 H218O 第二组 C18O2 1940年(美)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 O2来自于 H2O。 O2 H2O 小球藻溶液 解开光合作用之谜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 1. 细胞癌变的原因 (1)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 ——外因 ①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电离辐射,如 X射线、 γ射线可以引起人类皮 肤癌、骨癌、肺癌、白血病等,紫外线辐射和长期日光照射可以引起皮肤癌。 长期接触纤维类 (如石棉、玻璃丝 )的人易患肺癌。 ② 化学致癌因子:种类达数千种。 某些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等均 可致癌;有机致癌化合物更多,如联苯氨
制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主要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害细胞中的 DNA分子,导致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 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在细胞中某一原癌基因突变,并不马上形成癌细胞,癌细胞是一系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的“不死的细胞”; 癌细胞的特征 的“变态的细胞”; 的“扩散的细胞”
积和重量都减少了,减少的主要是什么物质。 干燥的黄豆不能萌发;泡涨的黄豆能萌发,说明了什么。 水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约 60%~90%) ( 1)存在形式 结合水 自由水 ( 2)生理功能 秋天 , 庄稼收获后 , 秸秆被烧 , 剩余的灰烬和动物的尸体焚烧后的灰烬都是无机盐 , 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有什么作用。 读一读: 课文 p14— p15页相关内容 议一议: 二
威” 一大堆帽子一齐扣在了他的头上。 但对祖国的爱从没有动摇 • 1978年从文革中走出来的老知识分子黄药眠看到祖国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含着喜悦的泪花激动得写下了《 祖国山川颂 》 再一次唱响爱国的主旋律 作者写扬子江的发展历程,有什么深层意义。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的坚守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 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 设计一、 课文预习及导入设计: 由怒江筑坝等敏感话题谈起。 事先可由学生作些资料收集工作 , 并作些思考。 研习课文:可从题目入手: ① “ 象山那样思考 ” 是指谁要像山那样思考。 ② 思考什么。 ③ 怎样思考。 “ 像山那样思考 ” , 究竟是怎样 的思考。 ④ 读了本文 , 你有什么思考。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用评点法研读课文: 划出不懂语句并试作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