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石英矿初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前期生产期间,已修建了矿山区内外道路,目前,各坑口道路基本满足运输要求。 本次设计,要求道路按矿山三级道路修筑,路面宽度 4m, 13 路面纵坡不超过 9%,路面应铺碎石。 因此,企业为确保正常生产,应对矿山道路进一步修整。 内部运输采用胶轮车运输,运送物品主要为矿石和废石。 井下至地表运送矿石量 30t/d,按采掘比 500m/万 t 计算,废石量。 外部运输采用汽车运输,主要运输物品为矿石及生产原材料和生活物资。 矿石日运输量 30t/d,运距平均 ,由坑口至矿石加工厂。 其它生活物质由工具车运输。 环境保护 矿山主要污染源为井下废石、废水和排出的污风。 矿山生产期年产废石 万 t 左右 ,直接排放在废石场。 废水经沉淀净化后排出矿区。 污风在井下经过降尘后由回风井排至地表,排出的污风达到国家标准。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 该矿山采用全面法采矿, 在开采过程中,要求加强采场管理工作。 在矿山建设和生产施工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按设计和国家有关安全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执行。 同时在矿块回采过程 中,上部矿块与下部矿块、上分段与下分段回采必须有一定的超前关系。 矿山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与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爆破工作。 地下开采中,要求矿山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积极可靠的安全措施,保证生产安全,达到国家对冶金企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 14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构成,即该项目达 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全部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其他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和涨价预备金。 该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 劳动定员 根据矿山规模和采矿工艺,估算 全矿总定员为 37 人,其中生产工人 21人。 矿山采掘总量 万 t/年,采矿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62t/人年。 采矿工人劳动生产率为 286t/人年。 技术经济 成本估算 根据矿山生产流程计算年总成本费用为 万元,单位矿石分摊成本 元 /t。 该企业投产后,年产石英砂 万 t,矿石综合成本 元 /t,年销售收入 66 万元,年上缴税金 万元,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年利润总额 万元,年税后利润 万元,投资返本期 年,经济效益较好,项目可行。 同时,矿山可安排 37 人就业,每年向社会提供 6000t 石英砂。 评价结论 企业资源前景较好,加强探矿、充分利用资源,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15 效益将更显著。 预评价建议措施落实情况 综合 XX 县 XX 镇 XX 石英矿地下开采 建设项目各单元的评价结果,认为该项目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 主要存在 冒顶片帮、爆破伤害、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火灾、透水、高处坠落 等危险因素,存在 生产性粉尘 、 噪声与振动 等主要有害因素。 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予以重点防范 冒顶片帮、爆破伤害、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火灾、透水 等主要危险因素 和 生产性粉尘 、 噪声与振动 等主要有害因素。 评价认为: XX 县 XX 镇 XX 石英矿建设项目在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的规定、吸收和采纳《开发利用方案》以及本评价报告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后,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安全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设计对预评价的落实 河南协立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二 00 九年二月 编制了《 XX 县 XX 井巷工程有限公司 XX 县 XX 石英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大部分比较合理,也是切实可行的,本次设计均加以认真落实。 特别是运输系统、通风系统、防排水系统、矿山机械等重点内容,对照《安全预评价报 告》作了详细设计和计算。 16 详见设计相关内容。 2 地 质 区域地质背景 地层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层区。 ( 1)太古界 太古界太华群出露于本区北部的小秦岭及崤山一带,主要为一套花岗 —绿岩地层。 ( 2)中元古界 A、熊耳群:为火山岩系,下伏太华群,二者呈角度不整合,上覆中上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群,主要由安山岩、英安岩、安粗岩及流纹岩组成。 官道口群:为一套碎屑岩 — 碳酸盐岩系,平行不整合于熊耳群之上,上覆栾川群,主要由泥岩、石英砂岩、含砾白云岩及白云岩组成。 ( 3)上元古界 包括栾川群 及上覆的陶湾群,主要分布于本区南部。 栾川群下部为砂岩、片岩;中部为大理岩;上部为粗石岩。 陶湾群下部为砂砾岩;上部为大理岩。 构造 本区褶皱主要为 XX 向斜,轴向 NWW,总体呈宽缓舒展特点,矿区位于XX 向斜北冀。 本区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为近东西向,其中后阴 — 红沟断裂对区内锰银矿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另一组为 NNE— NE 向断裂。 岩浆岩 17 ( 1)后瑶峪和王家河斜长花岗斑岩体,呈岩株产出,为燕山期浅成侵入体,区内多金属成矿与其关系密切。 ( 2)印支期正长斑岩,呈脉状产出,多沿北西向断裂贯入,多条岩脉平行发育。 矿产 围绕后瑶峪、王家河斜长花岗斑岩体,形成多处矿产,主要有西沟铁、铅、锌、石英矿;公鸡山铁矿、神洞沟 — 后阴锰银矿等。 矿区地质 地层 矿区出露主要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和少量第四系,自下而上为:龙家园组下段( pt2L1):分布在矿区中东部,岩性为厚层状白云岩、条纹、条带状白云岩。 出露厚度大于 250m。 龙家园组上段( pt2L2) :分布在矿区西部,岩性为燧石条带白云岩及厚层状白云岩。 出露厚度大于 100m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巡检司组( pt2x):分布在矿区东部,岩性为燧石条带白云 岩、泥质白云岩、燧石层。 出露厚度 180m,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系( Q4):沿河沟分布,为黄土和现代河床冲积物,砾石、亚砂土、亚粘土等。 构造 矿区位于 XX 向斜的北翼,在矿区表现为一向南平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 3176。 ~ 15176。 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构造表现形成主要有: 18 ① 北东向断裂,走向 30176。 — 40176。 ,倾向南东,倾角 80176。 — 88176。 ,出露长度 400 余米,对矿体影响不大。 ② 近南北向断裂,走向 6176。 左右,向西陡倾,倾角 82176。 ,具压性,出露于矿区南部,区内长 330m,断裂带内被正长斑岩脉充填。 ③ 近东西向逆推复 构造:走向 97176。 ,倾向南,倾角 6— 15176。 ,断层带被后期石英脉充填,其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不强烈,仅见正长斑岩脉(ξп 51),该岩脉为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侵入于官道口群地层中,向区外延伸长达数千米。 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为石英脉,赋存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地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矿脉走向近东西( 96176。 ),倾向南,倾角6176。 15176。 ,平均 8176。 ,区内矿脉基本沿倾向出露,有 500 余米,走向延伸大于 160m,矿脉厚 — ,局部 4m。 矿脉上部(北段)因含 杂质较多,无开采价值,矿脉下部(南段)可开采厚度 2— ,矿体倾向宽 200 余米,形态呈板状或似层状。 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变化不大,形态稳定。 矿体围岩为厚层状白云岩,近矿围岩有硅化,蚀变带一般较窄。 在矿体边部局部可见白云石小捕虏体(角砾)。 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石英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 矿区内均为同一种类矿石,无共(伴)生矿产。 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呈乳白色、纯白色,他形 —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以单 19 一脉石英组成,矿石多元素分析, %、 %、 %、%、 %、 Cao %、 Mgo %、 %、 %。 粒度组成 1925%。 矿石是玻璃硅质原料(Ⅱ — Ⅲ品级),质纯的也可用于结晶硅或硅铁生产。 矿石工业类型为脉石英。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矿石易破碎,易加工,选矿技术简单,矿石按不同块度要求破碎分选,按不同块度质量进行销售,选矿性能较好(但没能做正规选矿试验)。 矿山所采矿石直销河南宜阳、山西平陆等地,销售情况良好。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属北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最热为 7 月份,平均气温 ℃,最冷为元月份,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m m,主要集中在 7— 9 月份,年平均无霜期 184 天, 11 月至翌年 3 月份为降雪期。 矿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利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 含水层为第四系冲积物,主要沿河沟分布,在汛期吸收大气降水,会对深部矿层有所影响,对高于河沟的矿层无影响。 龙家园组白云岩为含水层,由于该岩体所处位置较高,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加之地表径流条件好,不利于大气降水下渗,且含水性 受季节影响,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区内矿体位于潜水面以上,开采过程中未发现孔隙水和裂隙水,采场内较干燥,即是雨季采场内也无渗水现象,总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简单,除大气降水补给水源外,无其它水源体补给,对采矿不会造成危害。 20 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均为厚层状白云岩,岩石力学强度较高,稳固性较好。 矿石为脉石英,矿石致密、坚硬,整体性较好。 采场内矿体顶板围岩几年来未见脱层、崩落现象,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要矿柱布设合理,不必人工支护。 总之,矿床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有利于矿山开采。 地震影响 据国家地震局最新出版的“河南省地震烈度区分区图”,矿区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6 度区,地震加速度值为 ,属稳定地区。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矿区现有环境情况保持较好,对地表生态的破坏属轻微,但随着矿山工作的进行,相应产出的废碴、废水排放量也将加大。 对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1)矿山废碴 矿山采掘中产生的废石、废碴应排放在洞外附近的废石堆放场,做到有序堆放,定期平整,并加固防护围堰,防止暴雨造成泥石流。 矿山产生的废碴均为比较干燥的固体堆积物,对周围环境 不会造成影响。 ( 2)矿山排水 矿山废水主要是采矿矿坑水,含微量有害物质,应当引起矿山重视,矿山已建有蓄水池,对废水过滤沉淀和净化处理,一方面做到矿山生产用水循环使用,另一方面避免了对地表水的污染。 ( 3)粉尘、烟尘治理 21 在凿岩、爆破、装碴和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湿式作业,采用湿式钻进,爆破后对爆落矿(渣)充分湿润后,再进行装岩(矿)和运输作业。 同时地下作业应加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保证采掘面烟尘、粉尘有效排放。 总之,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碴废石的排放可能会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其影响可降到最低程度。 矿山在搞好矿山开发的同时,应作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资源量估算 根据 XX 县地质勘查研究所编制的《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石英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三国土资储备(零、乙)字〔 20xx〕 11 号文件《关于(河南省 XX县 XX镇 XX石英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XX 矿区 探明 ( 111b) +( 122b) +( 333)类 61555 t。 其中( 111b)类 27742 t、( 122b)类 25514 t、( 333)类 8299 t。 在提交资源储量中已动用( 111b)类为 27742t,保有( 122b) +( 333)类为 33813 t。 本次设计利用的资源概况 根据 XX 矿区石英矿体赋存状况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与储量计算及工业指标应用手册》等相关规范,本方案将( 122b)类矿产资源储量设计利用系数取值为 ,( 333)类矿产资源储量设计利用系数取值为 ,设计在 PD1 阶段采空区下方预留 3m 厚的保安矿柱 ,矿柱长为 86m 所占( 122 b)矿石量为 :86 3 =1677t,则该矿区内设计利用石英矿石资源储量Q 设计 =(25514- 1677)+( 8299 ) =28797t。 22 对矿区地质工作的评述 本次设计对《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石英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现评述如下: a) 基本查明了矿体的赋存部位和分布范围。 b) 基本查明了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大小、空间分布。 c) 基本掌握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 d) 根据规范对所圈定的矿体资源储量进行了必要的估算,选择的估算方法基本合适,但受原矿区内采场影响,报告在资源储量估算中主要参数的选取也受到较大影响,并最终影响到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这一点希望矿山在后续生产过程中通过矿山实测不断加强对资源储量值的修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引导和服务矿山生产。 e) 报告最后对矿床开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略经济评价,对矿山项目运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f) 报告所提供的地质报告文字资料及相关图件,基本满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研究的需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