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养蜂如何越冬与管理内容摘要:

2、外越冬两种方式,在正式越冬前即最后的流蜜期(秋季)中,就应准备好越冬的良好条件。 首先,应使蜂王多产卵子,孵育新蜂,因为新蜂御寒能力强,它的寿命能延续到来年春天,帮助蜂王做来年育儿繁殖的工作。 99 年哈尔滨市蚕蜂技术指导站曾做过试验,结果证明,越冬时群势越强,消费的蜂蜜越省。 其次,每群蜂应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优良的封盖蜜脾,以十框蜂开始越冬来计算,需准备七、八框,如用糖浆饲喂,所喂糖浆最好为一份砂糖加水半份。 做糖浆时,最好在糖完全溶解后,以防冬季时糖浆结晶。 另外,蜂粮也要检查一遍。 在秋季流蜜期中,也可以采取分蜂、育王和换王等方法,尽量保证优良的蜂王。 综上所述,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应做好三个方面,即:强大 3、的群势,充足的食料以及优良的蜂王,做好这些工作,蜂群越冬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下面,将着重介绍一下蜂群的两种越冬方式,即室内越冬(地窖越冬)或室外越冬。 一、室内越冬在黑龙江省,冬季温度最低可达零下 30。 因此,方便经济、效果好的地窖越冬被广泛采用。 1、蜂群入窖的时间和方法:蜂群入窖时间在我省大约在每年 11 月上旬,具体时间应根据当时的气温和经验而定,但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晚入窖比早入窖强,原因是晚入窖防止蜜蜂伤热,同时蜜蜂也能利用最后的暖和天气进行排泄。 2、蜂群入窖方法:入窖之前,先在窖内摆好蜂箱放置架,注意架高不能低于40防底层蜂群受潮湿。 蜂群在窖内的排放应根据记录,把强群放在下面,中等群放在 4、中层,弱群放在上层。 入窖后打开巢门,撤去箱内保温物,夜间敞开窖门和气孔,直到温度稳定后再把窖门关上。 3、管理要点:(1)温度条件:地窖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 46之间,需每隔几天通过通风口检查,并用缩小或放大通风管口的方法适当调整。 (2)防止伤热:蜂群伤热多发生在越冬初期和末期,为防止伤热,可采取加强蜂箱晚入窖的方法,选天冷时入窖,轻搬蜂群,防止惊动生热,也可采取先入弱蜂后入强蜂的方法,入窖初期扩大巢门和气孔,换气降温。 (3)防止过分干燥或潮湿:蜂窖里过分干燥,会使蜜蜂口渴,引起蜜蜂飞出蜂箱,太潮则使蜂蜜等变质,蜂群易染病,因此,蜂窖里适宜的湿度为 7585%,蜂群入窖前,必须加强蜂箱通风,及时 6、即可开始包装。 2、包装过程及方法:选择安全、背风、向阳的干燥场地,用砖砌一道东西向高80防风墙,墙长与蜂群成正比。 选择保暖材料,如锯末、松树叶等,每箱蜂约需两麻袋,另外还要准备草垫或棉垫,垫的总面积要大于各蜂箱盖面积的总和,具体包装方法为,在防风墙南面地下铺层 10的碎料,然后在上面放蜂箱,箱离地 20,巢门向南。 箱盖间隙为 35间隙用碎料填塞,强群可先填半槽,然后填满,注意在大雪到来前必须填平,上边盖垫,箱盖上面盖 1015碎料,箱前遮棉帘。 为防止棉帘脱落,可用细绳系砖头搭在蜂箱上。 3、室外越冬注意事项:(1)开始包装时起,就应在蜂箱的前面挡上草帘遮光,以防蜜蜂好巢窜箱或飞走,在严冬季节,天 7、气好时,在中午打开草帘 23 小时,这样既可以让巢门的冰雪化掉,又便于检查蜂的越冬情况。 (2)蜂箱的通气。 通气管由防风墙与蜂箱间插入,管下口对准蜂箱通风洞,每 78 小时检查后应堵住,如果天暖可将棉帘揭起。 (3)调整边脾。 元月 20 日左右,要把边脾调在蜂群中间,逐箱进行,一般调整一次就能坚持到蜜蜂排泄时。 (4)解除包装的方法:一般在五一前后即可拆除箱顶和箱前的保温物,隔 23 天后可以全部拆除,然后将蜂箱逐步移到蜂场上。 经过实践证明,室外越冬是一种越冬安全,管理方便,疫病少,死亡率低,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黑龙江省属北方寒冷地区,不论室外或室内越冬,都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蜂群才能安全越冬。 一是高产优质的蜂王二是以幼蜂为主,群势 5 框以上三是充足的优质饲料,封盖蜜 40 斤以上,一框以上的成熟蜂粮四是蜂群无病,治螨彻底:五是越冬场所适宜,包装合理。 有了以上条件和精心细致的管理做保障,蜂群一定会安全渡过漫长的冬季,为来年取得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养蜂者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养蜂事业也必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