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课件: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7人教版选修1内容摘要:
多) 血红蛋白 ( 90%) 两个 α -肽链 两个 β 一肽链 四个亚铁血红素基团 : 血液有哪些成分。 : 用鸡的红细胞提取 DNA,用猪、牛、羊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 鸡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含有 DNA,便于进行 DNA的提取;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简单,血红蛋白含量丰富,便于提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两个 α -肽链 两个 β 一肽链 四个亚铁 血 红素基团 每个肽链环绕一个 亚铁血红素基团, 此基团可携带 一分子 O2或一分子 CO2,血红蛋白因含有 血红素 而 呈 红色。 血红蛋白的特点: (1)红细胞的洗涤 : 去除杂质蛋白,利于后续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 . 采集血样 低速短时间离心 (速度越高和时间越长,会使白细 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吸取血浆: 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 盐水洗涤: 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 +五倍体积的 % 的 NaCl溶液洗涤,搅拌 10min 低速 短时间 离心: 重复 5步骤三次 上清液中已没有黄色:红细胞洗涤干净。 ① 目的 : ② 操作: 洗涤次数过少 ,无法除去血浆蛋白。 (2)血红蛋白的释放: 加蒸馏水到 原血液体积 , 加 40%体积的甲苯 (溶解细胞膜) 置于 磁力搅拌器 搅拌 10min(加速细胞破裂) 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① 过程 : 将搅拌好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内,以 2020r/min的速度 离心 10 min。 ② 试管中溶液层次: 第 1层(最上层): 甲苯层 (无色透明); 第 2层(中上层): 脂溶性物质沉淀层 (白色薄层固体); 第 3层(中下层): 血红蛋白的水溶液层 (红色透明液体); 第 4层(最下层): 杂质沉淀层 (暗红色)。 ③ 分离 : 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 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出下层的 红色透明液体。 甲苯层 ( 无色透明) 白色薄层固体 红色透明液体 杂质沉淀层 ( 暗红色 ) 试管中溶液层次 (4)透 析: ① 过程: 取 1ml的血红蛋白溶液 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 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 中( pH为 ),透析 12h ② 目的: 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和离子。 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20mmol/L磷酸缓冲液 1mL 透析过程动画演示 : ( 1)凝胶色谱。高中生物同步课件: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7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
水,从而与纤维分开 (四)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 pH等 成分:略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用温水浸泡效果更佳 ,切勿用60℃ 以上的水 .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五)资料分析 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则可以。 一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盒上印有以下材料: 该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
果 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和浸泡时间等 ⑴ 你同意 B同学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⑵ A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问题吗。 若有问题,请说明存在的问题。 有问题。 未说明控制相同的适宜温度;玻璃棒搅拌的强度难于控制相同等。 不同意。 B同学忽略了实验中变量的控制问题。 改进方法:在相同水温下进行实验; 玻棒由同一位同学控制搅拌,并尽量保持匀速转动、搅拌力度一致。
2、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 本病具有流行的固定性,如不采取防疫措施,次年 8份还可能重复发生,这与病貂长期带毒有关。 症状:患兽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拱背卷缩于笼内,食欲减退,直至完全废绝。 病初排出表面粗糙,呈粉白色、浅红色胶冻样管型粪便,病程稍长者,粪便逐渐变为黄褐色粘稠状、番茄汁状或煤焦油状,后期则全为血样、粉红色粘膜样或烂肉样,几乎没有真正的粪便成分。 大部分病兽出现呕吐症状
)。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 SDS 单条肽链的分子量 分子的大小 思考 人们用鸡的红细胞提取 DNA,用人 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 鸡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含有 DNA,便于进行 DNA的提取,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简单,血红蛋白含量丰富便于提取血红蛋白。 样品处理 — 粗分离 — 纯化 — 纯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