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水。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5%左右。 灌区水资源汇总表 万 m3 年份 保证率 地表水 地下水 重复计量 客水 水资源总 量 平水年 50% 1324 75 19 0 1380 零河是 XX 区渭河上最大支流, XX 是零河主要支流,发源于XX 市蓝田县厚镇韩家岭村,从源地向北流至金山乡北李村出境, 15 此段河流叫涝池河。 后沿 XX区与渭南市的边界北行,直至临渭区贠曲乡康家坡进入渭南市境。 后在临渭区闫村乡西王村有西王沟汇入。 又北行至 XX 区铁炉街办柳家沟入 XX 境内。 此段河名 XX。 继而在马额街道办事处刘家沟有龙河汇入,始称零河。 零河流域总面积 29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3500 万 m3。 其主要支流 XX流域面积 12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1448 万 m3,灌区渠首在小金乡张定湾的箭沟村区域内,修建低坝引水工程,也就是灌区的水源工程,多年引水流量 ,灌溉灌区 万亩农田。 利用非灌溉季节,向睢石水库和斜韩水库引水而蓄,这两座水库是该自流灌区蓄水区,形成 XX长藤结瓜水源设施体系,闲蓄忙用,提高灌溉保证率,灌溉季节减少灌水时间,也可以弥补这两座水库因流域面积小造成水量不足问题。 灌区中斜韩水库灌溉区域也在 XX灌区之内,形成该区河流引水和库灌的双灌区。 灌区三座水源工程设施灌溉面积 万亩,其中 XX灌区 万亩,斜韩水库灌溉面积 (属于双灌区,含在自流灌区内),睢石水库灌溉面积 万亩(属提水灌区)。 灌区三座水源工程实际灌溉,年供水量 240万 m3。 土地利用状况 灌区土地总面积 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林地 16 万亩,其他类型和城镇建设用地 万亩,分别占总土地面积 %、 %和 18%。 设施灌溉面积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节水改造灌溉面积 万亩。 随着灌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扩占、道路及公共设施建设等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但随着政府惠民政策实施,新农村建设步 伐加快,又会节约土地、恢复耕地或者用于城镇建设,该区规划以发展农业为主,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来壮大地方经济, 2020年规划水平年,耕地面积 有 所 减少,但 节水改造灌溉面积 仍维持不变。 灌区水源 引水 低坝 枢纽 工程 XX灌区引流 XX水为工程水源, 1967 年 10 月在灌区改建时在渠首建有 引水坝 一座。 坝址位于 XX区小金乡张定湾村东箭沟处,渠首以上河道长度为 ,流域面积 120 km178。 ,常流量为 ~179。 /s。 该段河道狭窄,山坡陡峻,河床比降大(一般为 1/800~1/1000)。 坝体高度 米 ,长度为 13m,多年平均径流量 1448万 m179。 ,设计 引水流量 179。 /s,多年平均引水流量 179。 /s,多年平均引水量约为 430 万 m179。 渠首修建进水闸一座、冲 砂 闸一座,与渠首衔接为环山渠道的 1 号 隧 洞。 渠首引水低坝前已淤积填满,每次引水时,人工用沙袋做临 17 时围堰,堆积筑坝,抬高河床水位方可引水。 进水闸两岸砌石经河水常年冲刷,基础外露、墙体滑塌、进水闸门启动不灵活 , 无法正常使用。 渠首低坝引水工程 18 水库水源及取水工程 灌 区内有斜韩水库、睢石水库两座水库拦蓄。 这两座水库与XX 渠道形成两库一渠供水体系,科学调度,闲蓄忙用,提高灌溉保证率。 斜韩水库位于 XX区铁炉街办西南 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养殖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 该库于 1973 年 11 月动工兴建, 1974 年 7 月建成。 流域面积 ㎡ ,水库总库容 万 m179。 ,其中兴利库容 43万 m179。 水库枢纽由均质土坝、溢洪道两部分组成。 1984 年进行大坝加固整治工程时补做一棱柱反滤体,顶部宽 3m,并对坝体进行培土加厚,同时对左肩绕渗进行了处理。 水库设 施灌溉面积 万亩,现水库枢纽工程基本齐全,可以发挥效益。 灌区取水主要利用库内移动抽水站提水,机组 250S14 配Y200L4 两台,机组 150S14 配 Y200L4 一台,装机总容量 90KW,扬程 14m。 卷扬机带动移动 机房 ,出水 量 m179。 /s。 该站 1975 年7 月抽水站建成,经过 30 多年运行,设备老化,配件短缺,无法满足正常运行,急需改建。 睢石水库在 XX 区 XX 区铁炉街办西南 处,水库坝址位于 零河流域的睢石沟 , 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 19 效益的小(二)型水库,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k ㎡。 水库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最大坝高 ,设计 总库容 35 万 m179。 ,兴利库容 15 万 m179。 ,死库容 10 万 m179。 ,水库正常蓄水位 103m,死水位。 该水库于 1969 年 12 月动土修建, 1971 年 5 月建成蓄水。 灌区取水主要利用抽水站提水,机组 250S14配 Y200L4一台,机组装机总容量 30KW,扬程 15m。 此次未在改建范围之内。 斜韩抽水站移动机房 20 斜韩移动抽水站机房 斜韩抽水站机组 斜韩抽水站出水管道 21 斜韩抽水站进水管 道 灌区概况 XX 灌区 1959 年 11 月动工修建,于 1960 年 5 月渠成通水。 至今已运行 40 多年,该 灌区 从 XX 低坝 引水,进入总干渠,总干渠总长度 , 断面 D120, 现 衬砌长度 km, 其中 完好长度 1km,完好率 15%, 土渠长度。 干渠下现有支渠 1 条,支渠总长度 ,断面 D80,现衬砌长度 , 其中 完好长度,完好率 15%。 支 渠下现有 斗 渠 13条, 斗 渠总长度 ,断面 D60,现衬砌长度 , 其中 完好长度 ,完好率17%。 斗 渠下现有农渠 29 条, 农 渠均为土渠 , 总长。 现 主 22 要配套建筑物仅有 44座,且在不同程度损严重,需要改建。 表 21 XX 灌区渠道衬砌现状统计表 序号 渠道名称 断面形式 总长 (km) 已衬砌长度 (km) 其中衬砌完好长度(km) 土渠长度 (km) 需衬砌改造长度 (km) 渠道完好率( %) 建筑物 1 干渠 D120 15 3 2 支渠 D80 15 3 3 斗渠 D60 17 37 4 农渠 D40 1 小计 44 干渠渡槽桥 23 渡槽桥墩 干渠渡槽 XX斗渠现状 24 XX斗渠现状 XX斗渠现状 25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灌区建成至今 四十 多年,由于受到历史条件限制,设计标准低,维修 资金投入少,破损严重。 主要存在问题是: ( 1)渠系及建筑物设计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 水量渗漏损失严重,干、支渠渠道水利用系数低。 ( 2) 经过四十年的灌溉运行,渠系老化失修破损严重,工程完好率低下,严重危及灌溉正常运行。 ( 3) 受地质的影响,渠系建筑物沉陷变形、损坏严重,大部分闸门漏水,不能正常启闭,无量水设施。 ( 4) 斗农渠配套密度低。 斗渠配套密度仅为 /亩,农渠 全部为土渠 ,达不到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标准。 ( 5) 灌区渠系建设大多采用群众集资投劳形式,施工质量差,致使水流不畅,流速降低,满足不了正常灌 溉要求。 ( 6) 由于末级渠系改造投资滞后, 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灌区 斗农渠出现“断渠”现象,灌溉面积失灌严重。 灌区的地位和作用 灌区农业产值占区内生产总值 %,是区内生产总值重要组成部分;灌区设施灌溉面积 万亩,占 项目区 土地面积 %,占项目 区耕地面积 %;灌区建成后有效地提高了灌区的抗御灾 26 害能力,促进了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27 3 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引水枢纽 灌区低坝引水枢纽: XX灌区 1959 年 11月动工修建,在 1960年 5 月建成通水。 1967 年 10月,对 XX 渠进行改建时修建低坝取水,修建高 、长 13m 引水 坝一座,并增修进水闸及冲刷闸各一座。 现在低坝已经全部淤满, 引水时堆沙袋临时筑坝,岸边砌石松动,进水闸 、 冲刷闸 闸门启动不灵活 ,闸墩、闸墙有裂缝,无法正常使用。 斜韩水库移动抽水站 1975 年 7 月建成,经过 30 多年运行,设备老化,配件短缺,加上当时经济条件限制,投入少,标准低,缺陷多,运用不方便,移 动泵房装置简陋,操作不便,应该及早着手研究方案,进行改建。 灌溉渠系 渠道原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 经过多年的运行,渠系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斗农渠配套密度低 , 达不到田间工程规划标准,无法满足灌溉要求。 28 渠系建筑物 现有主要配套建筑物 44座,其中: 简易公路桥 1 座, 生产桥9 座, 机耕桥 1 座, 闸门 20 座, 量水堰 13 座 ,建筑物配套少,完好率低, 量水设施 损坏严重。 ( 1)灌区地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平均 576mm,降雨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匀,无法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 2)渠首水源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运行时间长,老化失修严重等。 XX 引水渠首河床 抬高 ,渠首 引水低坝 砌体脱落严重。 三个穿山 隧 洞、 两座跨河渡槽 钢筋外漏,混凝土脱落,漏水严重。 ( 3)干支渠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 渠道 老化,年久失修,灌区渠道衬砌率低,建筑物完好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渠系输水能力下降。 ( 4)田间工程配套 建筑物 不完善 , 且年久失修 , 不能正常使用。 ( 5)斜韩水库移动抽水站 1975 年建成, 泵站设施老化, 机电设备年久失修且超期服役。 29 ( 1)加大灌区配套续建投入,改善 水系条件,实施灌区配套续建,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实施改造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XX灌区 作为 XX 区的重要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证区域农业增长、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 2)灌区节水改造是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灌区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十分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和灌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解决灌区目前工程设施老化、陈旧、配套不足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水量增加的压力,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全面推进节水灌溉成为灌区的必然选择。 ( 3)实施节水改造有利于改善灌区缺水现状和节水增效。 随着灌区各级渠系工程老化程度加剧,各级灌溉系统引水能力下降,输水损失加大,缺水矛盾进一步尖锐。 因此要保持和稳定现有灌 30 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作物稳产增产的效果、灌区农业的稳定和 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行灌区节水改造。 ( 4)实施节水改造有利于减轻农民水费负担,促进灌区发展。 由于原设计标准低,加之经过四十年多的运行,大部分渠道老化失修,农渠 渠道均为土渠。 造成末级渠道过水能力严重下降,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水量损失过大,群众适时用水得不到保证,加重了群众 灌溉 费用负担,尤其是在夏灌用水高峰期,由此引发群众争水抢水现象严重,各种水事纠纷不断发生,群众意见较大,迫切要求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 ( 5)对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改 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可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 用水量,节余的水量可部分用于维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实施后,将改变水资源的供给条件,补充地下水,大大缓解区内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缓解城乡人畜饮水困难;灌区农田将会得到适时灌溉,小范围调节了灌区气侯环境,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灌区内生态环境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