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xx河上游右岸片拐沟中型拦沙坝典型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Es12 抗剪强度 渗透系数 Kv 承载力 凝聚力 Cu 摩擦角 φ u MPa1 MPa kPa 176。 E03cm/s kPa 轻粉质壤土~ 重粉质砂壤土 6~ 12 100~ 300 沙及砂砾石 0 33 30~ 50 200~ 300 泥岩 200~ 400 6)坝基承载力 根据试验资料及工程经验类比,黄土承载力为 100~ 300,泥岩承载力取 200~ 400kPa。 坝基覆盖层较厚,主要岩性为沙及砂砾石,凝聚力 c 值取 0,内摩擦角 φ 值取 33˚,承载力取 200~ 300kPa。 天然建筑材料 拐沟拦沙坝采用均质土坝方案,工程需用大量筑坝土料,初估土 6 料需 求量约为 万 m3,溢洪道衬砌需用少量块石,需用少量块石、反滤料和混凝土骨料。 1) 土料 初选土料场位于坝轴线上游约 500m 两岔沟之间的山坡上,高程为 1050~1150m,经计算,可开采方量 60104m3,能满足筑坝需求;经试验,粘粒含量和含水量偏低,使用时需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 料场土料颗分、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见表 2 27,土料击实与击实后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见表 28,土料击实与击实后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29,土料质量评价见表 210。 表 26 土 料 颗分试验成果表 编号 岩性 颗粒组成(粒径 mm) 砂粒 粉粒 粘粒 2~ ~ ~ ~ % GGBLYC1 重粉质砂壤土 93 7 GGBLYC2 重粉质砂壤土 93 7 GGBLYC3 轻粉质砂壤土 94 6 GGBLYC4 轻粉质壤土 89 11 GGBLYC5 重粉质砂壤土 90 10 GGBLYC6 重粉质砂壤土 92 8 GGBTKL1 轻粉质壤 土 87 13 GGBTKL2 轻粉质壤土 86 14 最大值 94 14 最小值 86 6 平均值 表 27 土料 物理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 编号 天然含水率 w 天然密度ρ 天然干密度ρ d 土粒比重 Gs 液限 WL 塑限 WP 塑性指数 IP % g/cm3 g/cm3 % % GGBLYC1 GGBLYC2 GGBLYC3 GGBLYC4 GGBLYC5 GGBLYC6 7 GGBTKL1 GGBTKL2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表 28 土料 击实与击实后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编号 击实 击实后 最大 干密 度ρ d 最优 含水 率 wop 制样 干密 度 制样 含水 率 制样 压实 度 压缩 系数 av12 压缩 模量 Es12 凝聚 力 Cu 内摩 擦角 Ф u 渗透 系数 k g/cm3 % g/cm3 % % MPa1 MPa kPa 176。 E4cm/s GGBTKL1 18 GGBTKL2 21 最大值 21 最小值 18 平均值 16 22 表 29 土料 击实与击实后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编号 击实 击实后 最大 干密 度ρ d 最优 含水 率 wop 制样 干密 度 制样 含水 率 制样 压实 度 压缩 系数 av12 压缩 模量 Es12 凝聚 力 Cu 内摩 擦角 Ф u 渗透 系数 k g/cm3 % g/cm3 % % MPa1 MPa kPa 176。 E4cm/s 建议值 / / / 20 表 210 土料质量评价表 项目 土料试验结果 均质坝 土料指标 SL28920xx 质量评 价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粘粒含量( %) 10~ 30 偏低 塑性指数 7~ 17 合格 渗透系数( 10-4cm/s) < 1 偏大 有机质 含量( %) < 5 < 2 合格 水溶盐含量( %) < 3 < 5 合格 天然含水率( %) 与最优含水率接近 偏低 PH值 > 7 合格 SiO2/R2O3 > 2 合格 坝体干容重 > 合格 2)块石料 坝址区附近地层岩性为第三系上新统棕红色泥岩和第四系上更 8 新统黄土,缺乏块石料,建议施工时根据需求外购。 3)反滤料 经调查,河床砂砾石含砾量低,附近没有用于制造人工骨料的石料,由于用量少,建议施工时根据需求外购。 4)混凝土骨料 经调查,河床砂砾石含砾量低,附近没有用于制造人工骨料的石料,由于用量少,建议施工时根据需求外购。 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 库区 库区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两岸自然边坡稳定,库首段黄 土岸坡,当高水位运行时,有可能发生崩塌,但不会对拦沙坝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库区两岸山体较薄,两侧相邻支沟规模与该支沟相当,谷底高程相当,蓄水以后,库水可能沿着砂岩中的节理裂隙向下游和邻谷发生暂时性渗漏。 库区内没有大的构造,最高水位以下无明显的集中渗漏通道,不会产生严重的渗漏问题。 2) 坝址区 坝基和坝肩基岩为泥岩和黄土,地层水平,岩体较完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黄土为相对透水层。 蓄水后,有产生绕坝渗漏的可能。 河床表层的砂砾石和两坝肩表层坡积碎石土为中等透水~强透水,建议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 3) 溢洪道及放 水建筑物 左岸岸坡坡度为 30176。 ~70176。 溢洪道布置在左岸,所在处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 Q3eol)黄土,厚 20~30m,下部为第三系上新统( N2)棕红色泥岩,地层近水平。 进口段上部 Q3eol黄土厚 23m 左右,下部为三系上新统 N2 棕红色泥岩。 出口段上部为坡积物,厚约 1m, 9 下部地层为三系上新统 N2 棕红色泥岩。 溢洪道黄土段边坡建议开挖坡比 1: ~1:。 放水建筑由卧管和排水管组成。 右岸岸坡坡度 40176。 ~ 70176。 ,卧管建议布置在坝轴线上游约 50m 的坡面上,该处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 Q3eol)黄土 ,下部为三系上新统( N2)棕红色泥岩,岩层近水平。 坝基河床主要为沙及砂砾石,排水管基础地质条件较好。 社经情况 社经状况 该工程属 XX 河一级支流 XX 河支流上南沟流域内。 涉及 XX 镇官王岔一个行政村。 该村总户数 137 户,总人口 570 人,总劳力 2483个,总耕地面积为 ,人均耕地 ,人均基本农田 hm2,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土豆等,粮食总产量 22 万 kg,人均粮食 386kg,人均收入 4500 元。 其次兼营林、牧、副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 和牧业和外出打工,但由于自然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种植结构单一,故产出效益低下。 村、社教育相对落后,群众对新文化、新技术了解程度滞后。 现有主要植被乔木林有柳树、杨树,灌木林主要是柠条、紫穗槐,经济林为苹果、红枣等,人工草地为苜蓿、沙打旺,植被覆盖率为%。 牧业:主要以养羊、养猪为主。 收益和淹没情况 1)收益情况 工程建成后,前期工程蓄水可作为生态用水,后期可淤地,将成为收益村最好的基本农田,年可增产粮食 万 kg,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10 2)淹 没情况 占压影响耕地面积 亩,占压影响林地面积 亩,占压影响其它土地面积 亩。 综合治理状况 现有梯田 ,经济林 ,乔木林 ,灌木林,人工草地 hm2,治理面积 ,植被覆盖率为 %。 坝址及其上下游沟道工程情况 拐沟中型拦沙坝上游目前没有工程,本项目规划一期新建 1 座小型拦沙坝,即:红花山圪槽小型拦沙坝。 中型拦沙坝是 30 年设计,300 年校核;小型拦沙坝是 20 年设计, 50 年校核,所以中型拦沙坝控制 坝址以上的洪水泥沙,拦蓄上游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不能承受的超标准洪水和泥沙,保护下游水利水保工程不受洪水泥沙危险;小型拦沙坝可以延长中型拦沙坝的淤积年限。 气象与水文泥沙 气象 工程所在区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据当地气象站建站以来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多年平均无霜期 192 天,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15m/s。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多集中在汛期 79 月 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年最大降雨量 648mm,其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高,造成灾害性大。 多年平均蒸发量 1785mm。 最大冻土深度 95cm,一般每年 11 月低冻结,到第二年 3 月份中旬解冻。 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和沙尘暴。 11 水文 1)地下水类型 根据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等,可将库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砾卵石及淤泥质粉细砂层,厚度一般23m,地下水位埋深。 由于含水层厚度薄, 泥质含量高富水性差。 水化学类型为 HCO3 NaMg 型水,矿化度小于 1g/L。 基岩裂隙孔隙水:含水层为侏罗系下统砂岩、泥岩互层,以砂岩为主,风化带厚 2030m,地下水埋深 58m, 富水性强。 水化学类型为 HCO3 NaMg 型水,矿化度小于 1g/L。 2)地下水补排条件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也接受阶地后缘山区基岩裂隙孔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河谷上游地表水的补给,大气降水大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出,只有少部分渗透到地下,补给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径流为主。 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 邻区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通过节理裂隙渗入,也接受上游含水层的侧向补给。 排泄主要以径流形式排泄,径流方向受地貌条件的控制。 坝址区未见泉水出露,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冲洪积砂砾石及粉细砂中。 主要接收大气讲述补给和来自基岩裂隙 孔隙水的补给,直接排泄于沟谷。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为砾卵石及淤泥质粉细砂,根据工程经验,渗透系数分别为 103cm/s。 泥沙 泥沙主要来源于各级沟道两岸黄土丘陵大面积裸露区及沟谷坡。 12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主要集中在汛期,而汛期的输沙又往往集中于几场大暴雨,由 于强度大,超渗产流洪量大,加之流域呈相对均匀的羽毛状分布,创造了较好的产汇流条件,形成的洪峰一般为尖瘦型,即峰高、历时短、洪量大、含沙量高的特点。 据统计分析,小流域汛期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 %。 最大年输沙量与最小年输沙量之比达 倍,年际变化大。 该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万 t/km2a。 详见表 26 流域水文气象特征表。 表 26 流域水文气象特征表 气温 (℃ ) ≥10176。 积温 (℃ ) 年日照时数 (h) 无霜期(d) 大风日数 (d) 年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暴雨次数(次 /年 ) 年最高 年最低 多年平均 最大 最小 多年平均 2637 192 6 648 280 建筑材料 拐沟 拦沙坝采用均制土坝方案,工程需要大量建坝土料,初估土料需求量约为 m3, 初选土料场位于坝轴线上游约 120m 两岔沟之间的山坡上,高程为 1050~1150m,经计算,可开采方量 60104m3,能满足筑坝需求;根据地 质 勘探报告:粘粒含量和含水量偏低, 见 表29 试验测定表和 表 210 料场土土料质量评价 表。 土料除含 水量偏低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查规程》( SL25120xx)和《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xx)要求。 因此,土料在使用时需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 工程 需要少量块石、反滤料和混凝土骨料 , 石料场选在距 坝址32 km 处的老君殿镇, 石料场 为砂岩。 砂子、水泥、钢材、木材等材料需在 XX 县城采购,运距 57km;购价采用榆林地区 20xx 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 1 3 水文计算 水文计算内容 按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x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