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6人教版选修1内容摘要:
培养基的作用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 : 将土样加入装有 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 1~ 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 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 “ 浓缩 ” 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 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到 106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1. 制备培养基 : 参照旁栏中的比例 2. 涂布平板: 将稀释度为 104~ 106的菌悬液各取, 30℃ 倒置培养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挑取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 300C- 370C培养。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6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
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选择培养 选择培养的目的: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制备选择培养基 参照课本 29页旁栏中的比例配置,回答下列问题 a、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 为什么。 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如果具 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c、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是液体培养基
2、浊、转圈运动等。 发生脑炎后一般能治愈的均不属于此类型感染,可能是细菌性的或非病原性脑炎双球菌感染、李氏杆菌感染、低血钙症、乏等。 此外,脑积水、中毒病、其他传染病也能导致脑炎状,应加以区分和识别。 对狐的腺病毒脑炎每年定期接种疫苗即可有效预防。 一旦发病,应进行紧急接种,保护健康狐。 病狐在隔离情况下对症治疗,可使用抗血清特异治疗,结合镇静(如氯丙嗪、硫酸镁)、降低脑内压(如甘露醇)
素酶 比较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流程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流程有何异同。 请根据实验流程图和教材的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五、分析结果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掌握刚果红染色的机理和操作。 实验设计
验过程及结果 亲代 噬菌体 寄主 细胞内 子代 噬菌体 实验 结论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35 S标记蛋白质 32 P标记DNA 无 35S标记 蛋白质 有 32P标记 DNA 外壳 蛋白质 无 35S DNA有 32P标记 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结论: 注意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除了 DNA以外,还有 RNA。 有些病毒不含有 DNA
蛋白质 无 35S标记 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 35S 标记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RNA( 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 叶病毒 ),它们不含有 DNA, 只含有 RNA。 在这种情况下, 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 绝大多数生物 都以是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TMV(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外膜 RNA 侵染 烟草叶 引起 病症 HRV(车前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