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2、架等要在消毒池内用含有效氯 1%的漂白粉液浸泡 20分钟以上,以湿润状态进入蚕室晾干。 其他用具要洗涤后曝晒数次。 蚕体蚕座消毒。 起蚕和发病初期是防治重点时期,用防病一号、优氯净新鲜石灰粉混合剂、优氯净烟剂(给叶前熏 1 小时后开窗通风),可用于预防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 隔离弱小蚕。 各种传染性蚕病均可使蚕生长发育缓慢、发育不齐,病蚕的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原,成为蚕座传染的主要来源,故淘汰弱小蚕可控制蚕病传播。 消毒。 蚕期结束后,对蚕沙、烂茧、旧蔟具等废物作烧毁或堆沤处理,有价值的用具要经初消保清洁。 对蚕室、贮桑室、蔟室等环境同养蚕前一样,认真洗消。 二、贯彻防病卫生制度,做到五不要、五坚持五不 3、要是:大、小蚕不要同室饲养小蚕室、贮桑室不要上蔟未经消毒的用具不要进桑室或贮桑使用养蚕室不要堆放桑叶病蚕、蚕沙、旧蔟不要乱放乱丢,要集中处理。 五坚持是:坚持入桑室前洗手,蚕室门口铺石灰坚持提青分批,淘汰病蚕,隔离弱小蚕,防止蚕座混育感染坚持龄中消毒,蚕网、防干塑料薄膜等换下后日晒、消毒,贮桑室每天用漂白粉液消毒一次,除沙后用石灰或漂白粉液消毒地面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尤其是病毒易感期(起蚕和将眠蚕)的蚕座消毒坚持蚕期结束后的消毒。 三、加强饲养管理,好小蚕。 在催青、运种、补催青中要合理保护养小蚕要实行小蚕共育或小蚕专业饲育,并做好三保(保温、保湿、保苗)、二防(防病、防农药中毒)、一选(精选良桑)、。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关推荐
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 32P的噬菌体和含有 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 A. 1/4和 1 B. 3/4和 0 C. 1/4和 0 D. 3/4和 1 C ① 标记哪种元素。 若标记 32P和 35S,则分别标记了 DNA和 蛋白质,若标记 C、 H、 O等,则同时标记 DNA和蛋白质。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明确 DNA 蛋白质 DNA和蛋白质 噬菌体
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最后,这些噬菌体由于细菌的解体而被释放出来,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动画 注意: 以上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相同点:实验思路相同,实验关键都是 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
蛋白质 无 35S标记 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 35S 标记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RNA( 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 叶病毒 ),它们不含有 DNA, 只含有 RNA。 在这种情况下, 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 绝大多数生物 都以是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TMV(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外膜 RNA 侵染 烟草叶 引起 病症 HRV(车前草病毒)
养基培养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 [ 过程探究 3]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 [ 过程探究 3]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 ① A、 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 ② 细菌裂解后,在释放的 T2噬菌体中, B组可以检测到 32P标记的 DNA,但 A组 却不能检测到 35S标记的蛋白质。 这是为什么。 ? [ 过程探究 3]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 [ 知识建构 3] DNA是遗传物质。
O KH2PO4 MgSO4 7H2O 无机盐 酵母膏 生长因子、碳源、氮源 水解酵素 氮素、生长因子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水 提示:自变量为培养基的种类,即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 ,或者将纤维素改为葡萄糖。 A、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 为什么。 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琼脂) 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