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5人教版选修1内容摘要:
型 6.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的细菌 (“目的菌” )。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请分析回答问题: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 A含量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减少 增加 平板划线 1. (2020广东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 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 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作为碳源 苯酚 1. (2020广东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5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
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 2) 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247。 V) M ,其中 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 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 m L) , M 代表稀释倍数。 ( 3) 注意事项 ① 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②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 ~ 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 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㈢ .设置对照: 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 落数目的实验时, A同学从对应的 106 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 150个菌 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 只选择出大约 50个菌落。 分析其原因。 原因: ⑴ 土样不同 , ⑵ 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或者是混入了其他的含氮物质 ) 小结:
O KH2PO4 MgSO4 7H2O 无机盐 酵母膏 生长因子、碳源、氮源 水解酵素 氮素、生长因子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水 提示:自变量为培养基的种类,即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 ,或者将纤维素改为葡萄糖。 A、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 为什么。 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琼脂) 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 稀释倍数 ① 设置重复组,目的是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 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然后用无菌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计数菌落数。 为是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菌液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上,经涂布培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操作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 1)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