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7人教版选修1内容摘要:
究思路 (三)设置对照 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将待测样品经过一系列的稀释,然后选择 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均匀涂布在平板上,然 后培养。 注意: 为了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 释度菌液涂布到 3个或 3个以上的平板上, 经培养,计算出菌落的平均数。 一 研究思路 (三)设置对照 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 对照培养基接种后培养观察菌落数目。 计算公式: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247。 V) M 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 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 234,那么每克样 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 的体积为 ) A. 108 B. 109 C. 234 D.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247。 V) M 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测得 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 234,那么每克样 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 的体积为 ) A. 108 B. 109 C. 234 D.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247。 V) M 二 实验设计 1.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 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 安排等。 二 实验设计 2. 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 样品系列稀释 涂布平板与培养。高中生物同步课件: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7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
* 县新农办主任 *** 县质监局局长 *** 县供电公司经理 *** 县财政局农财股负责人 *** 县新农办副主任 *** 县新农办会计 各乡镇 乡镇长、 **开发区办事处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新农办,办公室主任由 ***兼任,副主任 ***(兼)。 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行政村亮化领导组。 (二)成员单位职责 成员单位要围绕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 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 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D. 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 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 练一练: 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 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 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D.
2、退水后就不要急于夏伐降枝,以免剪伐后又受到第二次洪涝的“没顶之灾”。 桑树剪伐后还没恢复树势又被洪水长时间淹没,会降低桑树自身抗涝能力,易造成桑园毁灭性灾害。 此类桑园可先让桑树恢复,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体自身抗涝耐渍能力,待汛期将过时再考虑是否夏伐降枝。 有淤泥沉积,土壤容易板结,但这些淤泥相当于给桑园改土施肥,利于培肥土地。 待土面稍干时要及时耕翻,打碎沉积泥块,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置对照: 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落数目的实验时, A同学从对应的 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 150个菌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只选择出大约 50个菌落。 分析其原因。 原因: ⑴ 土样不同 , ⑵ 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或者是混入了其他的含氮物质 ) 小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方案一: 由其他同学用与
2、不穿工作服进场,以防把传染病带进场内或带出场外。 饲养场内棚舍和笼箱食盒要定期用速灭威、天迪洁进行刷洗、消毒。 (2)棚舍内应每周清掏粪便 23 次,笼舍及小箱室每天打扫一次,食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 35 天消毒一次。 对地面要铺垫石灰、锯末或沙子等,经常用耙子与粪便混合,可防止苍蝇产卵和消除恶臭。 (3)对死亡动物剖检,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 不许在饲养区内剖检动物。
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 四、实验案例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 先铲去表层土 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 事先要灭菌 )入准备好的信封中。 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准备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和 选择培养基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