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的养殖与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开叠起。 每天早晚将盖蛹的报纸轻轻揭起,将羽化成的成虫轻轻抖入产卵箱内。 如此经 23 天操作,便可选取 90的健康成虫,除去个体极小或残翅成虫。 黄粉虫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只成虫一次产卵 5 粒以上,一生可产卵 200400 粒,寿命 70120 天。 雄虫的寿命略短于雌虫。 二、种成虫的养殖与管理室温控制在 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室内黑暗或弱光。 羽化后 13 天的成虫,外翅由白、软渐变黄至黑、硬。 活动性由弱变强,在此期间要不投或少投喂饲料。 羽化后 34 天,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进入繁殖高峰期。 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对这些自然死亡的成虫,只要没有过大的异味就不必挑出,因为它们不久便被 3、活成虫啃食,只剩下鞘翅及头部。 这样可以弥补活成虫饲料和营养的不足。 种成虫产卵 3 个月后,为提高种成虫箱及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最好将其全部淘汰,补充新的成虫。 淘汰的成虫可作为饲料投喂给牛蛙、鳖、蛇、鸡等。 在养虫室内不能使用化学农药灭蝇,更不能用喷洒过农药的叶菜喂各龄期的黄粉虫。 三、卵孵化期间的管理黄粉虫卵可以在养蝎房内孵化(但必须保证麸皮内不含螨卵),有孵化室更好。 管理要点:(一)充分利用空间,利于通风、控温、控湿,码垛时一定要错好角度。 (二)提供最适温度(2832)和空气相对湿度,57 天便可全部孵出小幼虫。 (三)防鼠害、虫害、蜘蛛等,防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 (四)孵化后及时将孵化箱搬至幼虫室,并及时运进新卵箱进行孵化。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