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秋繁四重点内容摘要:

2、料,如在农村中常见的老南瓜(每天喂 12 两为宜)等,以补充维生素,这样可以提高公兔的精液质量和维持繁殖母兔的最佳配种体况。 母兔饲喂需要注意,母兔怀孕期间的饲喂应与平时基本相同,一些养殖户在配怀 20 天之内加入大量配合饲料,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时胎儿需求的营养较少,这样做反而易造成母兔流产,所以要在配种 20 天以后再逐步增加配合饲料。 公兔饲喂要注意除了供给充足的全价饲料,还应适当添加青饲料,以保护公兔维生素的需求,如果家里有水果,不妨少量喂给公兔。 但饲喂的青饲料不宜水分过高,如白萝卜之类的最好不要喂,这些食物水份高但纤维低,容易造成年公兔拉稀等不适反应。 对环境要求上,母兔生活特别要求保持环 3、境安静,公兔的生活环境应保持通风、凉爽、透气,这样才能保证公兔精液免受不良的影响。 二:适时配种配种时间要尽量避开高温,因为母兔在 25以下环境中有较高的产仔数,所以应在早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配种,此时家兔的精神状况较好,受孕率较高。 另外,应避开喂料时间,以免公兔认为母兔是来与之抢食而无法进行交配。 除了早晚时间的选择外,母兔发情期内选择好配种时间也很重要。 母兔发情特征是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甚至顿足、刨地,阴部潮湿红肿。 整个发情期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其判别主要看阴部的变化情况。 未发情的母兔阴部不肿,呈正常肉白色;发情前期变得较湿润、微肿、粉红;中期湿润、肿大,呈大红(俗称老红);后期湿润、肿大、 4、紫黑。 最佳的配种时期是发情的中后期。 故民间有“粉红早、紫黑迟,老红正当时”的谚语。 要合理安排配种。 公兔不能长期不配,也不能过度配种,一般配种将母兔捉入公兔笼中。 如母兔不接受交配可另换公兔,但最好先将母兔放回原笼片刻,待其异味消失后,再捉入另一公兔笼中配种。 否则,当母兔身上带有前一公兔的异味时,后一公兔不仅不配,甚至还可能咬伤母兔。 要把握母兔的初配年龄。 母兔的初配年龄为 5 个半月龄到 7 个月龄之间较宜,一般中型兔初配月龄为 5 个半月,小型兔为 5 个月,大型兔为 6 个半月。 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繁殖率,把不到性成熟期和初配年龄的兔进行交配,结果不但可能造成死胎、弱胎或生长不全的胎儿,而且家兔 6、产用,因为作种时无法判断父亲的血缘。 重复配是第一次交配后 6时再用同一公兔重配。 由于兔是刺激性排卵动物,其排卵时间是在交配后10 小时左右,因此,双重配或重复配,往往可以提高受孕率,并促使母兔多排卵,多怀胎。 要注意合理安排公兔配种的次数。 公兔长期不配或过度配种都会引起不育或少育。 因公兔长期不配,会使积存的附睾中的衰老或死亡精子增加;过度配种又会使精子的生成跟不上,精液浓度差,未成熟或畸形精子也增多。 所以,一般合理配种的次数大致为,每天 1 次,配 2 天休息 1 天。 在管理方面要防止粗暴或惊扰。 兔生性胆怯,对一切惊扰的应激反应大于其他家畜。 管理粗暴和严重惊扰,往往是流产和死胎的主要原因。 平时捉 7、兔或进行检胎时也应特别小心。 三:检胎保胎由于秋天气温较高,雨水多,又湿又热的环境很容易造成母兔自身体状的下降,怀孕母兔就更容易受此影响,所以在母兔配种 12 天左右进行了第一次检胎确认后,建议在 2829 天再进行第二次检胎,以防死胎,保证胎兔的成活率。 第一次检胎是为避免空怀。 一些养殖户喜欢在配种后 10 天进行第一次检胎,在生产实践中,此时误检的几率较大,所以建议在配种后 12 天左右进行为宜。 检胎的方法是用手轻触母兔腹部,若摸到有像花生米大小的球形物滑来滑去并有弹性感,则是胎儿,此时一定要仔细区分是粪粒还是胎儿,以免造成误检。 若感腹部松软如棉花状,则未受孕,要及时抓好补配工作。 第二次检胎是 8、为了保护成活小兔数量,以免胎死腹中。 建议配种后 2829 天左右为宜,此时胎儿已经形成,如果用手摸到胎动活跃,表明小兔很健康,这种情况就可待到 3031 天母兔自然生产。 如果胎动较弱或有减弱症状,则表明小兔在母兔腹中可能有窒息现象,如不及时产出则可能造成小兔死亡,此种情况则需要马上打催产针,让母兔提前将小兔产出。 在进行第二次检胎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检查母兔乳房的发育情况。 如果此时乳腺大而充实,甚至有点微肿,就要减少精饲料的饲喂量,而增加青饲料的饲喂量,预防产后乳房炎的发生。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配种后 1525 天是母兔流产高峰期,此时切忌进行检胎。 四:仔兔管理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兔子。 只有健康、 9、生长发育正常、体重达标的仔兔才能保证其生产性能,才能决定仔兔断奶后发病率底,成活率高。 所以做好仔兔的饲养管理,对生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仔兔的管理主要应抓好黄尿病的预防、补饲和环境卫生等三方面的工作。 仔兔黄尿病引起的原因,是由于仔兔吃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奶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病,病兔昏睡,体软,肛门四周或全身被毛潮湿、腥臭,一般全窝发生,病程 23 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很快死亡。 预防仔兔黄尿病,一方面应从改善环境卫生入手,平时应特别重视母兔自身及环境的卫生工作,至少应每周进行 1 次母兔乳房的清洗,产仔箱要勤换勤清洁勤喷雾消毒。 另一方面重在于养好管好母兔,不让其发生乳房炎。 一旦发现母新编特种养殖 11、能保证其生长发育和健康,减少断奶的应激反应,从而大大降低仔幼兔的死亡率。 二来可以很好地预防球虫病等。 断奶后,球虫病是家兔的头号敌人,在补饲料中添加抗兔球虫病、防综合性肠炎等药物,让仔兔采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实践表明,一般仔兔在出生后 1618 天就会开始寻找食物,此时就可以开始补饲。 补饲以补配合饲料为主,现大多养殖户都采用专用仔兔的补饲料。 补饲在小兔出生 16 天起就可以开始,方法是把补饲的颗粒饲料压碎,加米汤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抓住小兔的耳朵,把头按到糊状饲料上碰一下即可,仔兔自会舔食嘴巴周围的饲料,经过 12 天训练,仔兔一般就可学会自己采食。 在补饲过程中,尽量不给仔兔喂青饲料,这样既 12、可有利于仔兔多吃些补饲料,又可减少青饲料喂得不当造成的仔兔腹泻。 补精料的同时应注意供给清洁饮水,最好是 24 小时都供给。 在管理中,一定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 秋天温度高,雨水多,给微生物的存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会直接导致母兔和仔兔的生活环境污染高。 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保障母兔和仔兔的健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产仔箱要垫草,垫的草应该较柔软,如常见的稻草和麦壳都是不错的选择;二是产仔箱要经常清洁,勤洗勤换垫草并进行消毒。 这段时间太阳较好,可以清洗干净后,在太阳下暴晒即可;三是母兔笼舍要适时清洁消毒,保证其干燥、凉爽的,不受污染。 五:争取多活争取多活,且使仔兔健壮发育是繁殖工作的最 13、终目的。 多怀孕、多产仔,但如果少活,则前功尽弃,故应尽力抓好多活这一环节。 首先要做好保产工作。 由于管理粗心,母兔往往在不注意情况下突然分娩,造成仔兔死亡。 因此,产前一定要勤于观察,发现有产前征兆,如减食、绝食、烦躁不安、衔草或拉毛营巢时,要及时备好巢箱和饮水。 生产过程中要防止干扰。 第二要做好保仔工作。 仔兔幼兔之所以死亡率大,主要死于兽害、黄尿病、球虫病。 设法渡过这“三关”,小兔一般就能顺利成活。 农村散养户,特别要注意仔兔被鼠、猫、犬或其他野生动物咬食。 故不管兔场或专业户,除设巢箱外,最好专设封闭较严的产笼或护子柜(用铁丝或小眼铁皮制成),产前将巢箱置于产笼内,然后将母兔捉入待产。 黄尿病和球虫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