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气降水集中,区内没有拦蓄地表径流的工程,因此地表水利用率低下,不再考虑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量指可利用的地下水补给量,主要由降雨入渗补给、侧向补给和灌溉回归水量形成,地下水属孔隙水类型。 根据前述水文地质状况描述及成井资料情况,项目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在 211m,含水层厚度为 5m 以上,渗透系数为 125m/d,其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及侧渗补给,以及灌溉回归补给量。 其含水 层岩性以含砾中细砂为主。 (一)降雨补给量 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 PF 式中: R -降雨入渗补给量,万 m179。 /年; 16 P -年降雨量, P=75%年份降雨量 589mm, P=50%年份降雨量 670mm;  -年降雨入渗系数,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戚筱俊),项目区为褐土亚类,  取 ; F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178。 项目区枯水年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 万 m179。 项目区平水年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 万 m179。 (二)河流侧渗补给量 项目区周边及流经项目区的河流主要为天然沟渠地表径流,河道侧渗补给量,计算公式如下。 K LJW t h侧 含 式中 : W 侧- 地下径流补给量( m179。 ); K- 计算断面含水层渗透系数( m/d), 参考《农田水利学》和 《水资源管理》及 XX 县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由地下水含水层岩性确定选取 125m/d; J- 计算断面的水力坡度(无因次), 补给区内对应边界的地下水坡度,确定水力坡度为 I 为 ; h- 计算断面的含水层厚度, 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根据该区前述水文地质资料,考虑综合因素 H 取值为 13 m178。 /m; L-补给区边界长度 ( m),根据项目区地形图 知,天然沟渠补给边界长度为 (双向补给),则计算断面长度为 ,因此取 L= ; t- 河道或河段过水(或渗漏)时间,( d), 天然沟渠不 17 是常年有水, 取 t= 330d。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地下径流补给量为 万 m179。 (三)灌溉回归补给量 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按下式计算 W 归 =W 毛 179。 β 式中:W 归 -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万 m179。 ; W 毛 -灌溉毛水量, 33万 m179。 ; β-灌溉回归入渗系数,取。 项目区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 万 m179。 根 据 上 述 分 析 , 项 目 区 枯 水 年 地 下 水 总 补 给 量=+3+= 万 m179。 地下水开采系数取 ,则地下水可供水量 =179。 = 万 m179。 项目区平水年地下水总补给量 =+3+= 万 m179。 地下水开采系数取 ,则地下水可供水量 =179。 = 万m179。 综上,项目区枯水年总可利用水量为 万 m179。 ,平水年可利用水量为 万 m179。 水资源利用现状 项目区内水资源利用主要考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和区域环境需水几个方面。 目前项目区内灌溉用水基本为地下水, ( 1)生活用水:项目区有 2055 口人,每人每天平均用水定额为80L,年用水量为 万 m179。 18 项目区内有大牲畜 1400 头,每头每天平均用水定额为 40L,年用水量为 万 m179。 所以生活总用水量为 8 万 m179。 ( 2)农业用水量 经调查项目区内无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仅 有 20xx 年度实施的农业开发项目工程及一些小型 灌溉设备,经统计计算可知项目区平水年农业用水量约为 10万 m179。 ,枯水年农业用水量约为 11 万 m179。 ( 3)工业用水量 该区没有有工矿企业,据水资源办公室统计数据可知,工业用水量 约 为 2 万 m179。 水资源利用现状见项目区内水资源现状利用表 41 项目区内水资源现状利用表 表 41 用水部门 年用水量(万 m179。 ) 地表水 枯水年地下水 平水年地下水 农业 灌溉 - 11 10 非农业 工业 - 2 人 、 畜 - 8 8 区域环境 - - 合计 - 21 20 现状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平水年用水量为 20 万 m179。 ,枯水年用水量为 21万 m179。 ,主要为地下浅水。 据以上分析可知,年用水量无论是在平水年还是枯水年内,远远小于地下可利用水量。 需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加大农田规划力度,进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与改造,提高区 19 内水资源利用率。 项目区现状各种年型供需平衡分析 表 42 单位:万 m179。 年型 需水量合计 可供水量合计 供需平衡结果 P=50% 20 + P=75% 21 + 见 附表 3:项目区现行灌溉制度下水资源平衡分析表 项目实施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代表年选择 以 20xx 年作为现状代表年,设计水平年为项目建成后。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为项目建成后的年份。 设计水平年采用:平水年( P=50%)、一般干旱年( P=75%)进行分析。 根据项目区上游水文站降雨资料进行经验频率计算知:项目区50%(平水年)、 75%(一般干旱年)代表年 分别为 1995 年、 1976 年。 各种代表年的降雨量见表 43。 设计代表年雨量成果表 表 43 频率 单位 50%( 1995 年) 75%(1976 年 ) 设计年雨量 mm 670 589 20 灌溉制度确定 ( 1)种植结构 农业开发项目区规划改造面积为 万亩,其中作物种植面积 万亩,规划区种植作物主要为苹果、板栗,其中苹果种植比例为 %,板栗种植比例为 %。 ( 2)灌溉制度 灌溉制度确定可选用参考的资料成果有河北省《用水定额》( DB13/T116120xx),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教材》。 依据河北省《用水定额》, 结合当地实际条件、树木情况 及 灌水需求, 苹果、板栗 75%保障率基准灌溉定额分别 取 18m179。 /亩, 14m179。 /亩,年灌水次数为 4 次,灌溉用水定额分别为 72m179。 /亩, 56m179。 /亩。 50%保障率基准灌溉定额分别为 18m179。 /亩, 14m179。 /亩,年灌水次数为 3次,灌溉用水定额分别为 54m179。 /亩, 42m179。 /亩。 依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教材》,选取项目区灌溉保证率 P=75%,确定项目区灌溉制度见表 44。 项目区灌溉制度 表 44 作物 名称 灌水次数 生育期 灌水时间 灌水天数 灌水定额 ( m179。 /亩) 灌溉定额 ( m179。 /亩) 起 止 苹果% 1 发芽开花 29 18 72 2 果实膨大 29 18 3 生长期 29 18 4 冻水 29 18 21 板栗% 1 发芽 29 14 56 2 生长期 29 14 3 果实膨大 29 14 4 冻水 29 14 需水量分析计算 项目区用水量包括农作物 灌溉 需水 、 农村生活用水 和工业生产 用水三部分。 (一)灌溉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A M AW      毛需 净( / ) 式中 : W需 - 农业生产需水量, m179。 ; M毛 - 作物 毛 灌溉定额 , M 毛 =M 净 /, m179。 /亩 ; M净 - 作物净灌溉定额 , m179。 /亩 ;  - 灌溉水利用系数。 A - 灌溉面积, 亩。 M 毛 -综合毛灌溉定额, m179。 /亩。 ( 1)综合毛灌溉定额 根据前述灌溉制,项目区综合毛灌溉定额可按表 45 计算。 项 目区作物综合毛灌溉定额计算表 表 45 作物品种 种植比例  灌溉水利用系数 净灌水定额( m179。 /亩) 毛灌水定额 ( m179。 /亩) 综合毛灌水定额( m179。 /亩) 22 苹 果 72 板 栗 56 小 计 1 根据表 42 可计算出,项目区综合毛灌溉定额为 179。 /亩。 ( 2)灌溉水利用系数 井灌区 计划采用打井配合 固定输水和移动输水管路 灌溉, 将灌溉用水直接输送到每棵树下, 由于灌溉井组独立,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井 =。 ( 3)灌溉需水量 根据项目规划 成果 ,项目区 治理 面积为 万 亩 ,其中作物种植面积 万亩。 根据上述作物种植面积综合毛灌溉定额,可计算在灌溉保证率 P=75%时,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为 45 万 m179。 保证率P=50%时,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为 万 m179。 (二)农村生活用水 项目区内现有人口 2055 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以 7‰计,则规划水平年( 20xx 年)项目区内总人口将为 2128 人,人口没有太大变化。 由于社会发展, 农村人口综合用水 将有所提高,用水定额按 定额 100L/( d178。 人) 计算,随着商品的社会化发展,农村牲畜将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据此计算规划水平年 20xx 年农村生活用水量为 万 m179。 (三)工业用水 本次选定项目区距县城较远,乡镇村组企业发展规模较小。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该区仅有小型工矿企业。 据该县水资源办公室统计数据可知,工业用水量为 万 m179。 ,主要为地下浅水。 工业增长率以 23 %计,则规划水平年( 20xx 年)预测项目区工业用水为 万 m179。 项目区灌溉需水主要利用地下水;农村生活用水主要利用地下水;乡村工业规模小且分散,主要利用地下水。 综上,项目区 75%保障率灌溉需水、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三部分共需地下水 万m179。 50%保障率灌溉需水、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三部分共需 地下水 万 m179。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计算成果,项目区建成后枯水年需水量为 万m179。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万 m179。 ,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平水年需水量为 万 m179。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万 m179。 ,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项目区现状需水量见表 46。 项目区各种年型总需水量汇总 表 表 46 单位:万 m179。 年型 工业需水 农业需水 生活需水 需水量合计 P=50% P=75% 45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以上可供水量及需水量计算结果,进行现状供需水平衡分析,计算情况见表 47。 项目区现状各种年型供需平衡分析 表 表 47 单位:万 m179。 24 年型 需水量 地下可供水量 供需平衡 P=50% + P=75% + 注:水量供需平衡结果,余水为“ +”;缺水为“ ”。 通 过上表可以看出, 项目实施后,年用水量无 论是在平水年还是枯水年内,远远小于地下可利用水量,农业生产用水有保障。 苹果、 板栗年灌溉 4 次,灌溉时间为 3 月、 5 月、 7 月、 10 月 四个月份;而人、畜用水和工业用水年内基本相同,月均用水为( +) /12= 万立方米。 具体分析见表 221 年内水量平衡分析表( 75%保证率) 表 48 单位:万立方米 月份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合计 可 用 水 量 6 6 用 水 量 盈 亏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盈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该区每次灌溉用水量远小于地下可利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见 附表 4:项目区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平 衡分析表 水资源评价 依前述分析,地表、地下水均有大量盈余,完全满足项目区用水需求。 盈余水量可用于项目区下游灌溉、生产生活等用水。 25 根据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评价标准, 该区没有外来地表水,且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水质没有被污染。 即该区水质条件良好,无论地上水还是地下水都无色无味, PH值 ,矿化度小于 2g/L,为Ⅰ级水,适于灌溉用水。 项目区相对封闭 , 农药用量少,耕地、水源有机质含量高,化肥用量少,不 会 因开发而导致水质恶化。 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