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路第一合同段k0060~k1720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均为 DN300 ㎜,连接管坡度均为 1%。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 120176。 砂石基础,柔性胶圈接口并用 1: 2 水泥砂浆封口详见国标 95S51610)。 雨水口采用 C20 砼砌块砌筑,做内外抹面厚 20 ㎜。 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双箅雨水口做法详见国标 95S51829,多箅雨水口做法详见国标 95S518210;雨水口箅子做法详见国标 95S518217,雨水口井圈做法详见国标 95S51821 12。 九、雨水管道及接口、检查井外壁做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底漆一道、面漆两道,干膜厚度不小于 ㎜; 十、施工前 A、 B 段雨水管道出口处(河南路现状污水检查井)井底标高后方可继续施工; 十一、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第八节 给水管道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规划给水排水图; 新疆综合勘察设计院关于乌鲁木齐市长春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关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486( 97 年修订版)》;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二、尺寸单位: 管径、管道基础单位为毫米,其余为米。 三、工程地质状况和处理: 勘察未对给水工程进行针对性勘察,只对长春路道路工程进行勘察。 勘察的长春路为地面道路,南起苏州路,北至河北路,长度约为 1660m。 该道路南高北低。 中部地形起伏不平, 地面高程在 708~ 779m 之间,为黄土梁,地形坡降为 %。 地貌上处于山前冲洪各倾平原,乌鲁木齐城市设防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 长春路勘察路线范围内无大断裂发育,在勘察深度 米范围内,该场地未见地下水出露。 长春路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①杂填土、① 2 素填土、②黄土状粉土、③粉土、④卵石构成。 对于杂填土段,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给水工程地基土,对杂填土 厚层度较小的部位,需挖除,若杂填土厚度较大,给水工程只能置于杂填土上,请将杂填土挖除至给水工程管线设计底面埋深以下 ,采用原级配碎石土分层 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30 ㎝,施工方式可采用蛙式打夯机或重锤进行夯实。 对黄土状粉土,该 层未经处理不宜作为给水工程地基土。 若给水工程置于该层土上,请将黄土状粉土挖至给水工程设计管线底面标高以下,采用 3: 7 灰土进行分层压实或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30 ㎝。 对于给水工程置于杂填土上,其下伏地层为黄土状粉土,请将杂填土挖至给水工程管线设计底面标高以下 ,将杂填土表层进行压实或夯实后,再采用 3: 7 灰土进行分层压实或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 30 ㎝。 其余各层均可作为给水工程管线天然地基。 根据野外地质勘察 和室内试验成果,各岩土层岩土参数值如下: ( 1)杂填土 σ .=80KPa ( 2) 1 素填土 σ .=150KPa ( 3)黄土状粉土 σ .=130Kpa C= φ =176。 ( 4)粉土 σ .=160Kpa C= φ =176。 ( 5)卵石 σ .=350Kpa 本标段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 勘探区 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易溶盐含量大于 %,属硫酸盐渍土,地基土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四、地基处理时应注意地下管 线的分布情况,避免地基处理时破坏地 下管线。 五、本次勘察勘探点均布设于过路两侧,基坑开挖后地层难免有变化之处,施工时建议通过验槽或补充勘察加以完善。 六、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 七、标准冻深为 米。 八、开槽及回填土 D500 管道沟槽按坡顶无荷载考虑,底宽为 2 米,边坡 1:。 有静载或动载另定。 沟槽回填应符合 GB5026897 的有关规定。 九、采用 D500 ㎜球墨铸铁管,同时由于勘探区 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易溶盐含量大于 %,属硫酸盐渍土。 向建设方推荐玻璃钢给水管。 玻璃钢给水管具有强度高,重 量经,耐腐蚀,防静电,抗老化,防渗漏,不结垢,不生锈,不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管道流体阻力小,输送流量大,安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综合造价低等独特优点。 当采用玻璃钢管道时,应执行美国材料协会 ASTM 和美国自来水协会 AWWAC950— 88 及国家建材行业标准 JC552— 94— JC/T838— 1998。 十、施工前注意详细了解地面地下设施情况,为确保施工安全,必要时人工开挖。 十一、沟槽开挖:槽壁,槽底平整,开挖不得扰动槽底状土,机械开挖不得采用超挖回填的方法控制槽底标高。 施工开槽后须会同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进行验槽, 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十二、管道接口采用 T 型橡胶圈滑入式柔性接口。 十三、管道基础:采用 20 ㎝砂基础,地基为岩石或半岩石地层,先做 砂砾石找平层,再做 20 ㎝砂基础。 十四、管道及配件的防腐:管道采用水泥砂浆内衬(执行 IS04179 标准),涂沥青(执行 IS08179 标准);配件内防腐采用饮用水管道耐水防腐涂料环氧富锌底漆两道,面漆两道配件外防腐采用 GT 厚浆型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底漆两道,面漆三道,涂层间环绕玻璃布两道。 十五、管道中每个阀门两端各设拖拉支墩一个,做法见附图。 十六、管道试压:试验管道长度 不大于 1km,试验压力。 十七、排气阀,管径为 D32 ㎜;分段阀为蝶阀,管径为 D500 ㎜。 十八、地下资料由甲方提供。 十九、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给水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有关规定进行。 二十、消火栓选用地下式消火栓。 第九节 电力廊道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关于《长春路道路工程 — 电力廊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委托书》及有关要求;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建筑电气通用图 集》;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乌鲁木齐市电业局《关于长春路电力廊道工程有关问题的答复》; 乌鲁木齐市规划局提供的该工程规划管线及道路规划横断面图; 新疆电力设计院提供的乌鲁木齐市长春南路 110KV 电缆隧道工程关于土建工程的技术要求。 二、设计采用的高程系统为 56 年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乌鲁木齐城市标系。 三、技术标准 荷载:城 A 级; 电力廊道采用钢筋砼结构;主电力廊道尺寸为 米(净宽)179。 米(净高); 抗震高防烈度为 8 度。 四、设计主要内容 平面设计:电力廊道 位于长春路中心线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道路设计中心线距离为 米。 电力廊道按照要求向道路两侧敷设电力排管, 以供两侧用户负荷; 纵断面设计:电力廊道纵断面与道路纵断面一致,敷土 50 厘米; 电力廊道采用 C15 砼基础(厚 10 厘米);电力廊道主体采用 C30钢筋砼结构,厚 20 厘米,电缆接头井壁厚 22 厘米; 电力廊道内设置电缆支架,电缆布置在廊道两侧,纵向每 1 米设置一道,交错布置;支架需按规范何等防腐处理,采用普通沥青漆,底漆一遍,面漆两遍; 电力廊道检查井在坡度最低处及直线段一定间隔处设置渗水井( 集水井),渗水井设置在地下水位低于廊道底高程 1 米,且持力层为非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质的层位;其它地层应设置集水井,同时该处增加人孔。 渗水井采用 C20 砼块干砌,集水井采用 C20 砼砌块浆砌; 电力廊道内按要求第每隔 100 米需设置一道防火隔墙;每 20 米设置变形缝一处; 电力廊道向道路两侧设置的电力排管在端头处需设置用户终端井,因现状用户不明,用户终端井采用四通井; 电力排管检查井的井壁及井筒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 C20 砼砌块; 电力廊道、廊道检查井、电力排管检查井外壁均做外防腐。 做法:采用环氧煤沥青漆 ,涂底漆一遍,面漆两遍,干膜厚度不小于 ㎜; 电力廊道采用自然通风, D159 钢管引至廊道两侧的绿化带内,高出绿化带填土 20 ㎝;通风管作防腐处理,伸出地面的部分涂红白相间的警戒漆;通风管间距不大于 100m,且上下左右交错布置; 1电力廊道、排管、箱变等接地线均应连通成网,不得中断,接地 电阻不得大于 1 欧姆,否则加降阻剂。 五、施工注意事项 基础须落至未经扰动的原状土上,基础开挖后应经设计人员验槽后方可继续施工; 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 200Kpa; 检查井盖标高应与实际设计地面标高相顺接; 现浇的电力廊道及检查井盖板,需待强度达到 80%后方可分层夯实、回填外侧戈壁砂砾; 电力廊道及电力排管与其它管线的水平净距离除热力管为 米、天然气管 米外其它管线不得小于 米;与其它各种管线的垂直净距不得小于 米; 电力廊道及电力排管与其它管线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时,应通知设计人员现场进行调整,或采取管线局部处理措施; 电缆支架在电缆转角处可灵活增设,以方便电缆敷设; 电力廊道、电力排管及检查井盖板上方回填土不得采用压路机振动碾压; 设计中未尽事宜待施工现场协商解决; 施工过程中注意排管四通井应预留排管洞口。 29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 本工程的总体目标 我公司如有幸中标,我们将保证在整个施工期间,严格按合同要求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坚决服从业主、监理及质检、安检、环境监测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及监督;并按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每个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使施工过程中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积极争创市优、省优工程; 总工期目标: 103 日历天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 2‰ 以内,实现 “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文明施工目标:工程施工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评定标准》,做好规划管理,场容场貌创一流水平,使本工程施工工地达到市级示范安全文明工地。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标准GB12523— 90》及其补充规定,减少粉尘污染。 第二节 工程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一、项目法施工: 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 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 30 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在推选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执行 ISO9001: 2020 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 二、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公司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的项目经理部。 具体设项目经理一名,该同志具有一级项目经理资质和高级工程师职称;项目副经理一名,该同志 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设项目工程师一名,该同志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这些同志都具有多年丰富的市政工程施工经验。 (项目管理人员和业绩情况已在资格预审文件中提交) 三、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各职能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 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良、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进行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 ,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施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和加工半成品用量计划、施工机器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四、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见本节内附表) 31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注: 行政关系线 质保功能线各专业作业班组、维修服务组 技术员 资 料 员 质检员 测量员 试化验 安全员 材料员 设备员 施工员 预算员统计员 会计核算 保管员 后勤保卫 卫生员 项目 经理 技术负责人 技术组长 质保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32 第三节。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路第一合同段k0060~k1720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低级住宅区 香港的低级住宅区 旧金山唐人街 纽约唐人街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此外,政府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土地价格或地租高低 付租能力 是功能区的形成基础 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学习指导(二) •
的区位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如以汽车为代表的跨国公司) 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工业集聚与工业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具体表现是 • 在工业化 前期和中期 ,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 空间集中 ; • 工业化 后期 ,表现为 分散 ,即向工业基础落后的地区扩散。 活动探究 •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归纳辽中南地区工业结构特点及简述其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问题
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 , 但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 想想有哪些部门。 例:服装厂,电子装备厂 技术指向型工业 这类工业对生产技术要求高。 经过严格的训练 , 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 能够操作机器的高素质的工人才能够上岗生产的企业。 例如 ,计算机产业 , 精密仪器。 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不同 原料指向型 微电子工业 市场指向型 啤酒厂 动力指向型 甘蔗制糖厂 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加工厂
产物,对地理环境具有改造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有反作用。 人类只有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 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 (局限性 ) 为增产 粮食而围 湖造田; 植被破坏 引起水土 流失,泥 沙淤积加剧;周围工农业生活用水增多导致水 位下降等。 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
( 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每 练 一 吨钢 ,德 国 、日本等先 进 的工 业国 家只需 6公 斤 的水,但在中 国却 要 23到 56公 斤 左右;造紙 工业中 ,中 国 每生 产 一 吨 紙最少要用掉 456公 斤 的水,但在已工 业 化的 国 家則只需要不到 200公 斤。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 1987年度,同样创造 1美元的工业产值,中国能源消耗是法国的
纪 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 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 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 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派: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理环境对人 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两派的激烈争论,加深了人们对全球环境的认 识.孕育了 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产生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三 人地伙伴论 1历史背景 2核心思想 3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