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2课时)内容摘要:

时瀑布附近有风存在 解析 该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北赤道暖流 属于风海流,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海水的 大规模运动;北大西洋暖流向沿岸地区输送大量的 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从而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静风天气时,瀑布附近水体运动产生风,这些都是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能量交换的体现。 C 2.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向大气输送大量 ( ) A.动能 B.势能 C.热能 D.化学能 C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 B.能量是联系四大圈层的纽带 C.大气圈只与水圈发生能量交换 D.台风中心区域海面较高 解析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台风中心气压低,海面高。 C 考查点二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下图是“ 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4~ 6题。 4.使空气中 CO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光合作用 B.燃烧矿物燃料 C.生物尸体分解 D.生物呼吸作用 5.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① 空气中 CO2浓度增加 ②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 .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C O2+ 6H2O ———— →光能叶绿素C6H12O6+ 6O2 A .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 系统 B .大气中 CO2减少致使地球上的植被覆盖率减小 C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和氮气 D .光合作用把有机物合成为无机物 解析 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 CO2,再加上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空气中 CO2含量与日俱增。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是制冷设备中的氟氯烃物质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破坏了臭氧层,而不是 CO2增加造成的。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答案 课时作业 读图,回答 1~ 2题。 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正确 完成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 ) A.①动物 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