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人工养殖方法内容摘要:

2、野生状态下,2 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 月初进入繁殖期。 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孔雀追随雌孔雀,频频开屏,并围绕着雌孔雀转圈,当雌孔雀呈顺从姿态时,雄孔雀跳到雌孔雀背上,用嘴啄住雌孔雀颈部羽毛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仅持续 510 秒,交配后 15 天左右雌孔雀便开始产蛋。 蛋野生孔雀进入繁殖期就开始营巢,建巢于灌丛、竹丛、草地上,巢为凹窝,里面垫以杂草、细枝、落叶及残羽等;每窝产蛋 48 枚,由雌鸟孵蛋,孵化期为2628 天。 人工饲养的孔雀每年 3 月初到 8 月上旬为产蛋期,年产蛋 2035 枚。 蛋为椭圆形,呈白色、乳黄色或淡褐色,蛋重 100125g,蛋形指数为 孔雀开 3、产后,一般隔日产蛋,产蛋时间主要在每天下午 5 时到天黑前。 化驯化后的孔雀孵化能力差,需要人工孵化。 选择大小适宜、蛋形指数正常、表面清洁的新鲜种蛋,用 锰酸钾溶液浸泡 510 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后便可孵化。 平面孵化的温度为 立体孵化温度为 孵化室的温度为 2426;孵化期的相对湿度为 60%70%,出雏前 2 天提高到70%75%;每 24 小时翻蛋 1 次,移盘后停止翻蛋。 孵化中期,每天晾蛋 2 次,每次 1530 分钟,使蛋温降到 3033,用“眼皮试温法”以感觉微凉为宜。 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出现畸形和胎位不正现象;孵化过程中进行 2 次照蛋,孵化后的第 9 天进行 1 照,第 24 天进行 5、期。 雏孔雀的绒毛稀少、体弱娇嫩,应供给适宜的环境条件。 育雏温度 110 日龄为 3428,1130 日龄为 2824,以后每周降 1,直至 1820;育雏期相对湿度为 60%70%。 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以人进入舍内鼻眼无刺激感为宜,还应让雏孔雀多晒太阳,适应自然环境温度,使其发育良好。 幼孔雀生长速度慢,第 2 年呈成年羽色,第 3 年具有尾屏。 心饲喂雏孔雀应喂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饲料,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初饮 高锰酸钾水,有利于胎粪的排出,饮水 12 小时后,用全价配合饲料开食,以后每天饲喂 56 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供给充足的饮水。 孔雀的饲料多种多样,可以饲喂蛋鸡饲 6、料并略加动物性饲料,如昆虫、蛹、鱼、虾等。 强管理光照原则:前 3 天用 40w 的灯泡离地 2m,每天光照 24 小时;420 天用 25w 灯泡每天光照 16 小时;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认真观察小孔雀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结合喂食加强驯化,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扫粪便,并铺上垫草或砂子,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 5 成期的饲养管理孔雀育成期是指 2 月至性成熟,是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 应定时定量饲喂,不能随意改变,使其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采用栏舍饲养,饲养密度为 100 平方米饲养 2025 只,并适当饲喂菜类、苜蓿、嫩草、胡萝卜、瓜果等。 殖期的饲养管理孔雀性成熟后开始 7、产蛋。 此期孔雀活动量大,食欲增强,应饲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全价颗粒饲料,并适当补喂豌豆、绿豆及火麻仁等粒料,让其自由采食,还要适当饲喂青绿饲料。 产蛋期可增加鱼粉及骨粉含量,保证产蛋量。 饮水要清洁充足,并可在饮水中加些抗生素类药物,既可防病又助消化。 饲养密度为每 50 平方米饲养 6 只,公母比例为 124。 搭好巢窝,铺上垫草,定时拣蛋,防止产生啄蛋癖,发现难产及时助产。 经常清扫笼舍,搭好凉棚,每天清洗料槽、水槽,每周消毒 1 次;饲养人员要防止雄孔雀互相攻击,出、入关门;定期驱虫,适当修剪嘴爪;保持环境安静,保证孔雀正常产蛋。 6 疾病防治疾病以预防为主。 平时饲养管理中必须加强清洁卫生工作。 孔雀每次入栏前,必须对栏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每季度进行一次驱虫。 7 日龄进行新城疫系疫苗滴眼,30 日龄、60 日龄分别进行新城疫系疫苗肌注。 每年开户前进行一次新城疫灭活疫苗肌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