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内容摘要:
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地表热 量、水分的关系。 亚欧大陆自然带的经向变化和纬向变化非常显著。 随着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热量条件发生显著变 化。 在亚欧大陆西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 林、寒带苔原。 在亚欧大陆东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 而在东西方向上,亚欧大陆由于陆地面积宽广,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中纬度地带由东向西植被类型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3.图 3- 1- 11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图 3- 1- 12 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图 3- 1- 13 非洲自然带,据图分析: (1)体会“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这句话,分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 答案 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体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山体起点海拔分析。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变化,从气温状况看,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与从赤道到两极气温的水平变化规律有些相似,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 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由于水分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并不一致,因此两种自然带分异又不完全相同。 (1)由图 3- 1- 12可见: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 (如沿非洲大陆西部从赤道向北依次出现了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2)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①山体高度大 (海拔 5 895米 );②山体所处纬度较低,纬度愈低,垂直自然带就愈多;③山体起点高度较低,相对高度大。 (2)请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答案 一定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去体会、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①不同区域环境的差异性对比,找出区域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②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2020 江苏地理 )下图是一张反映 “ 滴水叶尖 ”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 1~ 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 “ 滴水叶尖 ” 现象反映了当地是湿热的环境,常年出现于热带雨林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 答案 考查点二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 3~ 4题。 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 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 长安 (今西安 )花落时。 ”诗歌中。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
相关推荐
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大气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 大气的散射作用: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而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了地面
尺寸如图所示,口浓度允许偏差177。 ㎜ ,口宽度允许偏差177。 1㎜。 从板 房的一端向另一端将木夹板铺于楼面檩条上,木夹板接缝应与檩条中心重合,其偏差应小于 ㎜。 用手电钻在木板上打孔,且穿透钢檩条,木夹板与檩条间用M5*25 拉铆钉连接。 木夹板排钉图如图所示 木夹板间接缝超 2㎜ 时,应用玻璃胶灌缝。 内隔墙板安装 施工顺序:墙位置放线 内隔墙上码 内隔墙 内隔墙下卡码 打密封胶
读图回答。 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 偏转示意图 (1)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是什么。 (2)地转偏向力的变化与纬度变化呈怎样的相关关系。 (3)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请用虚线绘出其偏转方向。 (4)请思考在北半球靠河边建楼房,最佳位置应在左岸还是右岸。 为什么。 要点 (1) [读图说明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
向上有什么规律呢。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出自然带 沿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的分布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表现出平行 于 延伸;垂直于 更替的分布规律 ( 4)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带的下列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问题探究: 分析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会绘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昼夜交替(自转) : : 晨昏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 ) : 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昼半球: H0 夜半球: H0 晨昏线上: H=0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 三、产生时差 如:杭州市 (120176。 E)为 10时, 求北京 (116176。 E)的地方时 ?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差: 15176。 差 1小时, 1 176。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