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内容摘要:

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地表热 量、水分的关系。 亚欧大陆自然带的经向变化和纬向变化非常显著。 随着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热量条件发生显著变 化。 在亚欧大陆西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 林、寒带苔原。 在亚欧大陆东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 而在东西方向上,亚欧大陆由于陆地面积宽广,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中纬度地带由东向西植被类型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3.图 3- 1- 11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图 3- 1- 12 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图 3- 1- 13 非洲自然带,据图分析: (1)体会“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这句话,分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 答案 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体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山体起点海拔分析。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变化,从气温状况看,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与从赤道到两极气温的水平变化规律有些相似,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 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由于水分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并不一致,因此两种自然带分异又不完全相同。 (1)由图 3- 1- 12可见: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 (如沿非洲大陆西部从赤道向北依次出现了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2)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①山体高度大 (海拔 5 895米 );②山体所处纬度较低,纬度愈低,垂直自然带就愈多;③山体起点高度较低,相对高度大。 (2)请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答案 一定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去体会、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①不同区域环境的差异性对比,找出区域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②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2020 江苏地理 )下图是一张反映 “ 滴水叶尖 ”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 1~ 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 “ 滴水叶尖 ” 现象反映了当地是湿热的环境,常年出现于热带雨林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 答案 考查点二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 3~ 4题。 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 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 长安 (今西安 )花落时。 ”诗歌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