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内容摘要:
读图回答。 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 偏转示意图 (1)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是什么。 (2)地转偏向力的变化与纬度变化呈怎样的相关关系。 (3)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请用虚线绘出其偏转方向。 (4)请思考在北半球靠河边建楼房,最佳位置应在左岸还是右岸。 为什么。 要点 (1) [读图说明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 [读图归纳 ]地转偏向力的变化与纬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画图练习 ] [拓展延伸 ]应建在左岸。 河流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右岸受冲刷,左岸淤积,所以应建在左岸。 要点 (2) 要点 (3) 要点 (4) 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示相吻合的是 ……………………( )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观察花朵做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 D.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 解析 】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直接影响了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注意在赤道的物体无偏向。 【 答案 】 D 3.从南北回归线沿同一条经线向赤道同时发射炮弹,炮弹的落点应是 …………………………………………( ) A.都落在原经线上 B.南半球发射的炮弹落在原经线的东侧 C.都落在原经线的西侧 D.都落在原经线的东侧 【 解析 】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由北向南,南半球由南向北,沿同一条经线发射,所以都是向西偏。 【 答案 】 C 1.昼夜更替的产生、周期和意义 成因 周期 意义 昼夜更替 ① 昼夜现象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时间里地球上不同地方有昼有夜 )是基础; ② 地球自转是根源 1个 太阳日 (24小时 ) 昼夜更替的周期不长,气温的日变化不剧烈,保证了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种方法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 如图 1,这是以北级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BC为昏线,AB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 ——时间法:图 1中 A、 C、 B三点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与某一纬线 (极圈 )的切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A点为 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C点为 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第三种方法 ——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
相关推荐
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地表热 量、水分的关系。 亚欧大陆自然带的经向变化和纬向变化非常显著。 随着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热量条件发生显著变 化。 在亚欧大陆西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 林、寒带苔原。 在亚欧大陆东部,植被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 而在东西方向上
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大气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 大气的散射作用: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而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了地面
向上有什么规律呢。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出自然带 沿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的分布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表现出平行 于 延伸;垂直于 更替的分布规律 ( 4)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带的下列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原因:分异的基础 ,影响因素 问题探究: 分析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会绘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昼夜交替(自转) : : 晨昏线 (与太阳光线垂直 ) : 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昼半球: H0 夜半球: H0 晨昏线上: H=0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 三、产生时差 如:杭州市 (120176。 E)为 10时, 求北京 (116176。 E)的地方时 ?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差: 15176。 差 1小时, 1 176。 差
2、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促其生长。 B、育成的饲养管理育成期为 61日龄至成年前。 饲料每天饲喂 2次,同时供给 2次青绿饲料。 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 8月龄时,体重可达 34 公斤,即可上市。 C、成年期(2 岁以上)的饲养管理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 种群公母比例以 1:31:4 为宜。 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