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修订内容摘要:

“危急值”报告作为科室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医务股对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工作定期检查 并 总结。 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措施。 4 附 件 1: 临床检验 “ 危急值 ” 项目名称 单 位 危急值 备 注 低于( ≤ ) 高于( ≥ ) 白细胞计数( WBC) 109/ L 30 静脉血、末梢血 中性粒细胞 ( NEUT) 109/ L 静脉血、末梢血 血小板计数( PLT) 109/ L 50 静脉血、末梢血 血红蛋白( HGB) g/ L 50 200 静脉血、末梢血 凝血酶原时间 ( PT) 秒 30 抗凝治疗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 APTT) 秒 70 静脉血 纤维蛋白原( FIB) g/ L 1 8 血浆 血糖(成人)( GLU) mmol/ L 22 血清 血糖(新生儿)( GLU) mmol/ L 血清 血钾( K) mmol/ L 6 血清 血钠( Na) mmol/ L 120 160 血清 血钙( Ca) mmol/ L 血清 总 胆红素 ( TBIL) μ mol/ L 血清(新生儿) 肌酐 (Cr) μ mol/ L 530 血清 尿素 氮 (BUN) mmol/ L 18 血清 血、尿淀粉酶 (AMY、 uAMY) U/ L 正常参考值 上限 3倍以上 血清、尿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