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 资源配置功能内容摘要:

金融法 资源配置功能 资源配置功能在目前宏观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严峻、金融体系风险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无疑仍是银行业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无论从提振经济的角度讲,还是从银行业自身转型的需要讲,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都已经成为银行业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核心就是有保有压、有扶有控 ,与以前稳增长、加快信贷投放的方式相比, 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特征更加明显。 ”业内专家表示。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以前是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渠道少的问题,但是这次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把支持实体经济和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 这次的措施更加明确,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比以前更强,结构性特点比较明显。 ”赵锡军表示。 从长远来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仍将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银行的信贷资金首先要支持这些产业领域的发展。 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被寄望成为承担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其萌芽幼稚期会遭遇融资难的问题。 而银行的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专家认为,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推动新兴产业和信贷资金的深度融合,实现新兴产业与信贷资金的良性互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 要改变当前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投入总体薄弱的局面,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 ”业内专家认为。 在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八项政策措施中,特别提到要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赵锡军表示,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更多的是资源配置的机制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将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将更有利于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 除了继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外,银行关键还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严格控制对房地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 当前特别要注意化解产能过剩风险。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除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干预外,通过银行信贷政策的差别化对待,兼并化解过剩,引导行业调整也是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核心精神之一。 专家表示,通过实施停贷、发放并购贷等措施,将会充分发挥金融差别化信贷的杠杆作用,有效的促进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能落后并且严重过剩的企业,进一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对产能过剩的治理中,银行应灵活掌握信贷政策,避免“一刀切”。 “对过剩领域的增量贷款,不再增加,也不营销,对于营销到的业务不再审批,审批后也不投放。 ”一位国有大行信贷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对产能过剩领域的信贷政策要从确保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变、经营收益不变、社会影响较小这几个因素来平衡判断。 国务院八项措施中也明确要求“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 ,也体现了对产能过剩企业的差别化对待。 专家建议,银行应大力开展并购贷款等业务,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特别是支持那些有先进技术、工艺或新产品的企业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兼并整合,以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整合产能,实现行业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