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内容摘要:
2、陆续造成各日龄孔雀死亡 500余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后经我站剖检、实验室诊断为组织滴虫病,采取了定期投喂痢特灵、驱虫、消毒等措施,经过两年的努力基本控制了本病。 二、病理解剖。 病死孔雀消瘦,皮下干燥脱水;在肝脏可见有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呈黄色或淡绿色,大小不一;腺胃肿大;盲肠严重出血肿大似香肠样,内充满干燥、坚硬、干酪样的凝固栓子,栓子横切面呈同心圆形。 三、实验室诊断。 用手术刀片刮取病变盲肠芯、盲肠粘膜少量新鲜内容物,加 理盐水 1,加盖玻片,镜检可见圆形、卵圆形,大小在 4米无鞭毛,单个或成堆存在的虫体,确诊为组织滴虫病。 四、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孔雀采食了被 3、污染的带有组织滴虫的异刺线虫的虫体或蚯蚓等昆虫的饲料等。 组织滴虫本身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能长期存活,异刺线虫是本病的中间宿主,组织滴虫进入虫体后,随虫卵排出体外,污染饲料、水,被孔雀采食后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 五、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 发现本病后圈舍内用 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病孔雀隔离治疗,用甲硝唑按 500喃唑酮(痢特灵)按 400血敏按 200饲,连用七天;病死孔雀深埋或焚烧处理。 三天症状减轻,七天后痊愈,采食饮水恢复正常。 停药后又几次复发。 2、定期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禽舍卫生,及时清除并销毁粪便。 定期给孔雀驱虫,用左旋米唑片 25 毫克/公斤体重,每月投喂一次。 全场每个月各日龄孔雀按 300饲投喂痢特灵投喂 5 天。 通过连续两年采取以上措施本病在该场得到较好控制。 专利查询。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推荐
样的规律。 怎么用程序框图来描述呢。 开始 输入 f (x)的系数: a0、 a a a a a5 输入 x0 n=0 v=a5 v= vx0+a5n n=n+1 n 5? 输出 v 结束 否 是 注意:要想使用检验功能,请使用前,先要减低宏的安全限制 秦九韶算法检验排序的算法 将下面数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 3, 2, 5, 9, 6 方法 1: S1:比较第 2个数与第 1个数的大小
例 2 把 89化为二进制数 解: 根据“逢二进一”的原则,有 89= 2 44+ 1 = 2 (2 22+ 0)+1 = 2 ( 2 ( 2 11+ 0)+0)+1 = 2 (2 (2 (2 5+ 1)+0)+0)+1 5= 2 2+ 1 = 2 ( 2 ( 2 ( 2 ( 22+ 1) + 1)+ 0)+ 0)+ 1 89= 1 26+ 0 25+ 1 24+ 1 23+ 0 22+ 0
2、 月至 1 月中旬或下旬完成。 备母狐和后备种公狐:(1)后备母狐:使用配合饲料提高了日粮的营养浓度、同时提高了蓝狐的生长发育速度及生长后期(即冬毛期)体重(既体脂)增长速度。 易使后备母狐体况过肥难以调整;特别是改良母狐和原种母狐生长期长,以及很多养殖户热衷于养大狐狸造成母狐体形过大、发情晚、母性差、产仔成活低。 因此,留种的产仔母狐在生长发育后期(冬毛期、阴历 10
2、,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减弱,抗病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代谢紊乱。 天热时缺水的后果比低温时更加严重。 因此每天要保证水槽有水,但要勤添清洁饮水。 天气寒冷时,每天补给 1 次温水。 严格选种:对个别营养不良、发育受阻或患有疾病、有自咬症、食毛症的种狐,可淘汰取皮。 调整好狐体况:种狐过肥、过瘦都会降低繁殖力。 在 1112 月份,注意观察狐的体况,要控制在中等或中上等水平。 鉴定种狐体况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