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家兔寄生虫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2、中发现虫体。 (二)防治措施(1)该病不需要中间宿主,而是通过病兔粪便污染环境后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要经常清洗消毒笼具,并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2)定期普查,及时发现感染兔,并用药物(盐酸左旋咪唑)驱虫。 (3)药物治疗可选用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 56 毫克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 1020 毫克,一次口服;硫化二苯胺,以 2的比例拌料饲喂。 豆状囊尾蚴病该病是由寄生于狗、狐、猫及其他食肉动物小肠内的豆状带绦虫的幼虫豆状囊尾蚴寄生在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疾病。 (一)临床症状少数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生长稍缓慢。 大量感染时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被毛粗糙无光泽,消瘦,腹胀, 3、可视粘膜苍白,贫血,消化不良或紊乱,食欲减退,粪球小而硬,严重者出现黄疸,精神萎靡,嗜睡少动,逐渐消瘦,后期有的发生腹泻,有的发生后肢瘫痪。 感染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死亡。 (二)病理变化肝脏肿大,腹腔积液,肝脏表面、胃壁、肠道、腹壁等处的浆膜面附着数量不等的豆状囊尾蚴,呈水泡样。 肝表面和切面有黑红、黄白色条纹状病灶,病程较长者可转化为肝硬化。 (三)防治措施(1)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兔场或周围养狗、猫等对兔场饲料和饮水的污染所造成。 因此,要严防狗、猫进入兔场、兔舍,特别防止狗、猫粪便污染饲草、饲料及饮水。 严禁将豆状囊尾蚴或带有豆状囊尾蚴的兔内脏喂狗、猫。 (2)治疗可用吡喹酮,每公斤体重 25 毫克皮下注射,每日 1 次,连用 5 天;或每公斤体重 35 毫克喂服,每日 1 次,连用 3 天;或每公斤体重 50 毫克,加适量液体石蜡,混合后肌肉注射,连用 2 天;或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 15 毫克内服,连用 5 天,均有良好效果。 专利查询。两种家兔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关推荐
2、求和种源不足的突出矛盾,抚顺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展开技术攻关,开展清原马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经过 8 年多的研究,摸清了清原马鹿精液生理特点,解决了清原马鹿人工授精技术中诸多难题。 经农业部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细管冷冻精液的良种公鹿,后代遗传性能稳定,鹿的品种优良。 在鹿茸产品深加工方面,采用冷冻干燥、超低温微粉、超声波裂解和低温真空浓缩技术联合使用的方法
2、的虫(如刚蜕过皮的、借助水草漂浮的虫)能存活 45 小时以上,虫体在水中、水底、水面不断蠕动,能刺激黄鳝摄食。 特别是黄鳝摄食后排出的粪便因黄粉虫皮未被消化而一部分浮于水面,便于观察黄鳝是否摄食,这在有土养殖中尤为重要。 现将具体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驯化前先将黄鳝饿 23 天,使其适应周围环境,然后傍晚在四角投放少量黄粉虫(其中有切断的虫体和活虫),次日发现黄鳝已经开始摄食黄粉虫后
2、季节里应作如下繁殖管理:一、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公兔对兔群的影响大于母兔,对种公兔管养好坏,直接影响繁殖和仔兔的成活率和质量。 因此,加强种公兔的管理尤为重要。 管理种公兔的目的应是保证其品种纯正,发育良好,体形结实,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不宜过肥或过瘦。 2 月龄以后的公兔要分开养,以免异性相配、同性争咬,做到一兔一笼,笼位光线要稍暗,但要干燥。 成年公兔以隔一天配种一次为宜,个别繁殖任务重时
2、技术监督局审批,将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 蛤士蟆油软胶囊、生物抗菌剂已通过吉林省经贸委和科委组织的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哈士蟆油软胶囊的生物技术获吉林省 2001 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哈士蟆油软胶囊及制备方法获得专利受理,申请号为:物抗菌剂及其植被方法专利获得专利证书,证书号为:、市场前景:由于林蛙产品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加上养殖成本高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