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管理注意事项内容摘要:
2、中疏散转移,以后随蝌蚪日龄增大,每平方米水面放养数量应逐渐减少。 3 预防天敌进入林中之前,蝌蚪的天敌主要是禽、蛇、鼠,禽类以野鸭为主,这个时期应看护好孵化池,将池边蛇、鼠洞堵塞,并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消灭蛇、鼠,驱赶野鸭。 4 病害防治红腿病是林蛙的主要病害。 如果发现幼蛙患有红腿病时,将染病林蛙捞出,单放进一个池中,将池水配制成 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 24 小时,然后再放入正常池中。 5 选择适宜的上山路径幼蛙上山时,尽量使幼蛙避开陡坡或石壁,要人工辅助幼蛙转移至缓坡处上山。 如果幼蛙上山道路不畅,群集一处,一是易招引天敌二是难觅食物,会造成幼蛙大量死亡。 6 适当补充饲料幼蛙初上山时,密度过大,林中自然生长的昆虫不够众多幼蛙采食,可在幼蛙较密集处,投放一定量的低龄黄粉虫,补充野生昆虫不足的问题。 7 防人畜践踏在幼蛙上山时,可阶段性的封山,禁止人员进山采集山菜和林下放牧,以免幼蛙被人、畜践踏致死。 专利查询。林蛙管理注意事项
相关推荐
2、技术监督局审批,将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 蛤士蟆油软胶囊、生物抗菌剂已通过吉林省经贸委和科委组织的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哈士蟆油软胶囊的生物技术获吉林省 2001 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哈士蟆油软胶囊及制备方法获得专利受理,申请号为:物抗菌剂及其植被方法专利获得专利证书,证书号为:、市场前景:由于林蛙产品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加上养殖成本高等因素
2、季节里应作如下繁殖管理:一、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公兔对兔群的影响大于母兔,对种公兔管养好坏,直接影响繁殖和仔兔的成活率和质量。 因此,加强种公兔的管理尤为重要。 管理种公兔的目的应是保证其品种纯正,发育良好,体形结实,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不宜过肥或过瘦。 2 月龄以后的公兔要分开养,以免异性相配、同性争咬,做到一兔一笼,笼位光线要稍暗,但要干燥。 成年公兔以隔一天配种一次为宜,个别繁殖任务重时
的和议活动有三次 , 即辽宋 “ 澶渊之盟 ” , 北宋和西夏和议 , 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 ② 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 , 皇帝无心抵抗 , 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 , 也求和 , 送岁币。 皇帝苟且偷安 ,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 , 力主屈辱议和 , 而不让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得以实施。 ③ 澶渊之盟前 , 在寇准的督促下 , 宋军打退了辽军。
2、取药液,按每只 200重的病蛙注射药液 2 毫升的用量,均能达到目的。 中国林蛙气泡病的防治主要是由于水中溶解的气体过饱和,因为阳光强烈照射,使池内水温增高,池中的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状态。 这些过饱和的溶解气体很不稳定,在有固体特质存在时,即以气泡形式从水迟或不足,使蝌蚪不停地游动,四处觅食,水中气泡就会不断吸入体同内和粘附在蝌蚪体上及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