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场的生态立地条件及场地选择内容摘要:

2、木层分为亚乔本灌木、低矮灌木 2 种草本层大部分由宿根植物构成枯枝落叶层指未腐烂的地表最上层地面覆盖有机物腐殖质层由腐烂的动植物残体构成。 森林条件由地理位置、气候、山脉、地形、植物体系的组成所决定的,所以,森林条件的选择是决定养蛙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林蛙适生的气候条件、食物链结构状况、繁殖数量、生存和生长的空间等。 选择林蛙养殖场地条件从间接经验考虑,理想的养殖场与森林边缘即林缘和河流的距离有关,一般在 1000m 之内。 以林蛙自然分布数量多少为依据,林蛙自然分布出现的数量机率越大,越证明选择作为林蛙养殖场可靠性越大,失败的风险越小。 所以,以林蛙自然分布数量状况为依据,要比间接考察生态立地条 3、件环境因素来得直接可靠。 但自然情况下,较难摸准林蛙自然分布的数量,还是要采取综合考察措施来评估建场条件符合程度来解决。 对放养场需用的森林面积估计,要依种蛙量或蝌蚪数量和质量决定。 一般按每 100 对种蛙配 1 公顷的有效森林面积如按蝌蚪,每公顷有效森林面积要配 25态期蝌蚪,一个基本生产单位要配制 30 公顷左右的放养面积。 流、池塘水源水源条件主要有溪流、江河、水库。 流形成原因主要在于森林山体受到降雨和控山水侵蚀而形成流动水溪,若干个小水溪支流向地势低的水溪汇合形成溪流。 由若干个森林山体的侵蚀沟形成的水溪称为流域。 溪流流淌的水量大小和长度决定着流域面积,在春、秋两季枯水季节,一般可根据流域的水 4、量和流域的面积来推断森林植被状况。 因为枯水季节溪流里的水量与森林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有关。 水流形成的原因在于降雨时雨水被树冠截留,一部分直接流人地表,另一部分沿树干经由树干注入地表,然后被枯枝落叶层吸吮于地下。 如果没有土壤植被和枯落层,急降大雨会引起山洪,形成岩石裸露沟壑而不是四季长流的清澈的水溪。 根据流域面积及植被条件,可以把林间小溪流分成全年溪流、季节性溪流、临时性溪流 3 种。 全年性溪流,森林植被条件较好,森林植被功能强,地表枯落层和腐殖质层厚,流域面积大,林蛙有效载荷就大。 林蛙养殖场必须有常年流淌性溪流,夏季可作为控制蛙群的水源,水量较大溪流冬季可兼作林蛙越冬休眠的场所,春季用来作繁殖场。 6、由于江河很长,不可能利用整个江河养蛙,可利用其中一段,可选择与森林及植被条件较好的相对应的江河段作为养蛙的水源,其优点是夏季就近控制蛙群,冬季林蛙就近入河越冬。 养蛙用的河段,应选择深水区及稳水区供蛙越冬休眠用。 库只要附近有适宜的森林及植被条件就可作为养蛙的水源,选择一部分库边森林条件好的库区作为养蛙区,以水库为中心控制蛙群,冬季水库作为林蛙越冬场所。 被地形养蛙植被地形应选择阴坡和半阴坡。 因为阴坡和半阴坡普遍由乔、灌、草组成,植被盖度比阳坡高,地表腐殖质层厚,保水量和林间湿度也明显高于阳坡,植被盖度要大于 90%以上。 凡在阴坡和半阴坡坡向有良好植被的条件下,山沟水资源比较丰富,做林蛙养殖场所的安 7、全性大。 山高、坡长、坡缓有利于水流域延长,提高林蛙养殖产量。 分支形状的山沟是山区普遍存在的地形,它是由于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的。 其特征是两侧有山坡,或三面环山,中间有若干个小水溪,水溪往低处延伸又分支出几条小溪流,这种山沟,可以将整个沟作为一处放养场来看待。 小溪作为控制蛙群的水源,在两侧山坡森林中放养林蛙。 有些山沟比较长,长达数公里,两侧有山林,中间有较大溪流群,可把溪流分为若干个放养场。 2 养殖场地的选择选择林蛙的养殖场所时,要根据前面养殖的条件因素,首先要考察森林条件,包括树种、林型、树龄、密度等。 其次要考察水源状况,包括水量,更为重要的是注意调查冬、春季水量和水位变化情况,是否有河淹、水断 8、流情况,河流一旦断流就会将干涸的河床里面的林蛙冻死。 此外,还要观察溪流里的水生生物生存状况,若鱼等能安全越冬,证明河流水量及水质状况较好,适合林蛙越冬。 河底状况对林蛙养殖也很重要,在林蛙较好的养殖场所常见到的是水溪里有较多的小圆形的鹅卵石和干净的河沙,这是溪流长流水的作用结果。 如果河底卧底石和大型石头太多或河底残积物组成复杂,捕捉林蛙困难,不适宜作为养殖场。 在森林和水源条件合适的地方,要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划分养殖场院的范围。 养殖场院的范围要以天然分水岭作为分界线。 作为分界线的山岭,山体相对高度应在 150m 以上,距离繁殖场和越冬场所较远,一般在 30004000m 以上,绝大多数林蛙不能跨过这个数据范围。 因此,养殖场院的范围要以距离繁殖场较远的高山作为分界线。 养殖场的地形、地势应两边临山或三面临山,中间为河谷,小溪有 13 条不等,沟谷曲径宽阔,溪流两岸有稀疏、低矮灌木丛。 除此之外,养殖场地要远离村屯居民生活区、工厂、学校和矿区,防止水体污染和管理护养的不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