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f35-125250-aⅱ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分析及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特种设备课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引燃煤粉,扑救不及时引发火灾 10. 锅炉刚停炉 阀门不 严泄漏,操作不当 炉膛爆炸 11. 炉墙不严密 大量漏风使燃烧不稳定 灭火 、 炉膛爆炸 12. 送风系统 风机联锁保护系统失效 炉膛正压力过高或负压力过大.造成 炉膛 爆炸 13. 炉膛安全保护装 置、火焰监测 性能不可靠,灭火后不能切断燃料 炉膛爆炸 14. 运行中灭火 煤粉中断 炉膛爆炸 15. 锅炉启动 热膨胀不当、操作不当 导致水冷壁管内水动力不稳,蒸 汽带水,危及机组安全运行 16. 锅炉给水泵 给水泵故障、过热 锅炉停运、受热面受损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设计 7 序号 过程 /场所 危险因素 可能的结果 17. 升压 升压过快 锅炉受热面热应力大,水冷壁管 膨胀不均发生爆炸 18. 锅炉主体 超压 锅炉爆管甚 至爆炸 严重缺水 锅炉爆管甚至爆炸 满水 水击或过热器损坏 汽水共腾 水击或用汽设备损坏 水击 爆破、爆管、坍塌 炉管爆破 坍塌 19. 管道 高温热源泄漏 烫伤 管壁腐蚀、烟气磨损或管壁结垢、过热变形 爆炸、坍塌 20. 锅炉运行 锅炉严重腐蚀 , 受压元件壁厚减薄 锅炉爆管甚至爆炸 锅炉严重结垢 , 受压元件过热 爆管 21. 水质处理 水质不合格 锅炉腐蚀、结垢 22. 过热器 过热蒸汽 超温 过热器 爆管 23. 省煤器 破裂或损坏 锅炉缺水 24. 锅炉尾部 锅炉燃烧不良,尾部积煤粉、碳黑等 可燃物 尾部再燃烧、烧毁空气预热器省 煤器 25. 安全阀 安全阀故障 超压:爆管 26. 压力表 压力表故障 超压:爆管 27. 水位计 水位计故障 缺水、满水 28. 水循环 汽水停滞、下降管带汽、汽水分层 管道烧坏 29. 烟气 泄漏或防护不当 中毒窒息 30. 风机、泵、磨煤机、 蒸汽排放 噪音 噪音伤害 31. 转动机械 无罩或无栏杆 机械伤害 32. 吊车及高空作业 坠落区 无醒目警告、标志牌 人员受伤 33. 锅炉平台楼梯 无栏杆、无防滑平台、楼梯 高处坠落摔伤 34. 紧急停炉 减弱燃烧操作不当 烫伤、火灾 缺水事故时上水 爆炸 满水事故 水击 爆管事故烟、汽泄漏 中毒、烫伤 35. 检修 工具、管道等物件 坠 落 人员受伤 快速移动、摆动、啮合部件等防护设施 机械伤害 焊接作业 烫伤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设计 8 序号 过程 /场所 危险因素 可能的结果 检修过程中使用起重机 起重伤害 没有配备和正确穿戴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人员受伤 36. 各种电器设备 无可靠接地、接零系统 触电 37. 供电 电源中断 灭火,炉膛爆炸、停炉 38. 自然灾害 台风、洪涝、雷击、地震 危及设备人身安全 通过以往事故案例以及查询资料得 出锅炉煤的使用、主体运行、发生严重腐蚀等方 面发生事故较多,因此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它 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根据预先危险性分析的要求,将锅炉的危险因素严重度等级分为 4 级,内容见表 22。 表 22 危险程度划分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 Ⅱ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 系统破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并采取控制措施。 Ⅲ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Ⅳ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系统重大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 并进行重点防范。 锅炉常见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详见表 23。 表 23 锅炉常见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过程 /场所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结果 危险等级 1 煤仓 煤堆放 不合要求 煤堆热 量积聚,引发自燃火灾 Ⅲ 2 煤的运输 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 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Ⅲ 3 点火 操作不当 :炉膛爆炸 :炉膛爆炸 Ⅲ~Ⅳ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设计 9 4 锅炉主体 超压 锅炉爆管甚至爆炸 Ⅳ 严重缺水 锅炉爆管甚至爆炸 Ⅳ 满水 水击或过热器损坏 Ⅳ 汽水共腾 水击或用汽设备损坏 Ⅳ 水击 爆破、爆管、坍塌 Ⅲ~Ⅳ 炉管爆破 坍塌 Ⅲ 5 锅炉 运行 严重腐蚀 导致 受压元件壁厚减薄 锅炉爆管甚至爆炸 Ⅲ~Ⅳ 重大危险因素辨识 ( 1)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 根据 锅炉的危险因素严重度等级,得到锅炉爆炸事故为最严重的事故,将引起爆炸、坍 塌的危险源进行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 LEC 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 3 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分别是: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 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 风险分值 D=LEC。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 LEC)表 详见表 23。 表 23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 LEC) 场所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L E C D 锅炉主体 超压 锅炉爆炸 6 3 40 720 严重缺水 锅炉爆炸 4 3 40 480 满水 水击或过热器损坏、爆炸 6 3 30 540 汽水共腾 水击或用汽设备损坏、爆炸 3 3 30 270 ( 2) LEC 评价结果 超压、严重缺水、满水、汽水共腾的 风险分值 D 分别为 7 480、 5 270。 由于超压事故 分值 最高,故 超压为引起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小结 本章通过对锅炉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及评价,得出超压、严重缺水、满水、汽水共腾是引起锅炉爆炸事故常出现的原因,其中超压为引起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因 此下章将针对超压事故进行安全定量分析。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设计 10 3 事故树定量分析 事故树 事故树分析法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顶上事件)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为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