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公鹿巴氏杆菌急性感染的诊治内容摘要:

2、822 次/分钟,脉搏 7281 次/分钟。 2对症治疗用药如下:5%葡萄糖 250霉素 500万 次静脉滴注。 5%葡萄糖250、葡萄糖酸钙 20发现排粪有痛感和困难时,用温肥皂水洗肠,取出块状粪球。 经上述抢救无效,次日放血急宰。 3病理变化邀请专家进行病理剖检发现,肝脏表面呈条块状淤血,肺部有大面积弥漫性充血、淤血,质地脆弱,呈大理石状,有格鲁布性肺炎症状。 胃、肠无明显病理变化,疑为巴氏杆菌病,建议进行细菌学检查。 4实验室检验把可疑病料肝、脾、肺病变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疫病试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发现有巴氏杆菌致病菌存在。 确诊后,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对全群35头公、母鹿采取 5%拜有利抗菌剂 3、(德国拜耳药厂生产)紧急治疗,按每10吹管法肌注,每天每头注射 1次。 该药适应于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对重度呼吸道感染时剂量加倍,视病情连用 13 天。 通过上述有效治疗措施,控制了本病的蔓延。 5防疫注射从 10月 17日开始,全群防疫,注射疫苗,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疫病研究室生产的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二联苗,每只注射剂量为 5注射二联苗后,至今为止,鹿群表现饮饲正常,无任何异常反应。 6小结通过上述发病事实,我们充分体验到了防疫工作在养鹿业上的重要性。 如果忽略了防疫工作,就会给养鹿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牢记忽视防疫的教训,时刻不忘防疫的三大环节: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在鹿只购入和调出时,必须定期做好防疫注射,以防埋下隐患。 发现病情,要及早采血,送检病料,及早确诊,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特点,定期进行防疫注射,确保鹿群健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