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物流园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形成整体。 ( 4)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 5)楼面堆放模板及钢管架时,严格控制数量、质量,防止超载。 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进行加固。 ( 6)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 7)安装外围柱、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架搭设高度要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 米。 ( 8)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扣件、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 9)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 10)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 11)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 12)模板支撑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报送拆除申请书,经监理同意签字后方可拆除。 ( 13)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 14)纵横向水平杆靠墙柱边部分应该顶住墙柱,提高支撑的整体性。 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指导做 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 2)模板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监理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3)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网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 5)高处作业人 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 6)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 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磨擦割断。 ( 7)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 8)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 米,然后在护栏上再铺设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 9)高处 作业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 10)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 11)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 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 12)安装楼面模板时,在工作面下 1米处满挂兜网作为水平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监测措施 本项目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必须随时监测。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 (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 2)立杆是否悬空,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 3)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6)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要浇捣梁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 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应急预案 应急目标 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开展抢救,明确是否有人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者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来 ,并实施初步治序。 杜绝护救护方法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杜绝二次事故发生。 应急准备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现场抢救组:项目部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安全部全体人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医疗救治组:项目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项目全体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后勤服务组:项目部后勤部负责人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保 安组:项目部保安队长为组长,全体保安员为组员。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组织机构图 应急物资和设施准备 (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 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 36V 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 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 ( 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应急车辆; ( 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 7)准备足够的卫生 、劳保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 ( 8)准备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 ( 9)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绳、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 10)必要的资金保证。 ( 11)应急通讯组如下: 组长:洪琦 13316941198 组员:尚继东 13510688071 组员:冼文江 13922873533 组员:任超 15012961202 组员:裴胜勇 13684985383 组员:柳波 13421374328 组员:林生 15813816858 组员:李顺 15876379811 ( 12)外部联络电话: 深圳市建设局 地址:振华路设计大厦 电话: 83788067 深圳市安监站 地址:香蜜湖香梅路口 电话: 83134277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地址:盐田区沙头角梧桐路 2032 号(电话:25356470) 项目突发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 应急响应 发生坍塌的应急措施 高支撑架体发生坍塌时,有人员被埋的可能和支撑架体连续下垮造成更大伤亡,被埋人员在抢救中误伤,抢险人员物体打击、互相误伤等。 1) 高支撑架体发生坍塌时 ,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班组长首先组织人员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 如有施工人员被埋,在确保无二次坍塌的情况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小组人员紧急报告,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事故的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 2)项目应急小组得知情况后,应协同项目医生赶往现场,指挥营救工作,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防不测。 项目应急小组组长在未到达现场之前,应授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全权指挥救援,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3)在实施救援之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观察支撑架体的稳定情况,分析支撑架体是 否有再坍塌的迹象,如果有可能继续坍塌,则首先要用挖机等机械排除松动的混凝土和钢管后再实施救援,防止二次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 并派专人时刻观察模板的变化情况,发现变化,马上向施工负责人报告。 4)在现场施救的过程中,当塌坍面较小时,应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将被埋人员找到。 在寻找被掩埋者时一边协同项目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如供氧、包扎),找到的人员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抬出。 如支撑架体大面积坍塌,则用挖掘机将架体不稳定的一侧挖除,形成一定宽度稳定的工作面,然后采用人工将被埋工人救出。 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 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应明确分工,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出。 人员应分班组,按照工作面合理安排人力并及时轮换,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 5)被埋人员被救出以后,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医生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 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较安全又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子。 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 出或取出。 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6)在现场施救过程中,如发现这位伤员有骨折现象,则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在医院救护车未来之前,利用现场的木板选配不少于4名身强力壮的救护组人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始至救护车到达的地带。 7)伤员在经过项目医疗人员简单救护后,不管受伤轻重,均应用救护车或项目部车辆尽快送到最近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与治疗,听从医生意见是否进行留院观察。 8)紧急救援 工作结束后,应划定危险区域,安排测量人员进行架体位移变形观测,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 如支撑面不稳定,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9)对坍塌段尚未进行有效处理之前,应划出警戒线或采取拦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靠近危险区域。 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应急措施 1)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出,并拨打应急电话通知应急小组,同时也要通知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应迅在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承担临时指挥应急抢救工作,电话通知医生马上赶 到现场;并向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电话通知时,应准确地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 2)项目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立即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应根据高处坠落高度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 从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坠落高度超过 3 米以上的,伤势一般是较严重的,第一时间应拨打 120 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到工地的大门口等候 120 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 并指派项目保安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掉到地 面的,出事地点的 20 米范围要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观或远观,特别是要防止脚手架上或临边的其他作业人员的围观,派专人对坠落口进行看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从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架体内的防护层上、电梯井内的水平安全网上或其他水平安全防护层上时,应急小组负责人应迅速对掉落人员的受伤情况做出判断,如有必要时第一时间应是拨打 120 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到工地的大门口等候 120 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 并指派项目保安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 掉落地点的同一层的所有作业要 马上停止,并由相关的施工员带相应的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并安排专人对作业人员做一个简要说明,以班组为单位有序地从楼梯式脚手架的安全通道上撤到地面,直接由各自的班组长带回生活区,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并由保安队长指派保安员对掉落者进行专人看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掉在上述地方的受伤人员,在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首先应转移至平台上才方便进行救治。 因此应急救援领导人必须召集在现场医生和项目技术支持组一起确定转移方案。 现场临时救治措施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在 120 赶到前,现场医生要对当事者进行及时的必要治 疗.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 120 赶到后,要在 120 医生指导下尽快把伤者抬到救护车上,再由 120 医生在车上继续对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避免延误抢救的时间。 2)首先由现场医生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还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 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颅脑外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则先想办法止血;如处在昏迷状态,则在止血的同时必须 维持昏迷者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