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选种饲养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良茸用鹿品种(或品系)。 而且这些品种被引种到全国各地,引种单位鹿茸单产均有较大的提高,如双阳梅花鹿品种,被引种到东辽县后与东辽县母鹿杂交,杂种一代公鹿初角茸单产提高 2 岁公鹿平均单产提高 显示了明显的杂交优势。 2、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 要定时定量饲喂。 合理搭配饲料,3 次,青粗饲料尽量满足需要,每天喂 45 次,必要时可任其自由采食。 一般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并应根据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数量的饲料。 换饲料要逐渐进行,鹿在夏秋季节以青绿饲料为主,冬春季节则以贮备的粗饲料为主。 更换饲料时,新换的饲料量要逐渐增加,不能突然全部换掉或喂的新饲料量过大。 若突然改变饲料,会影响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 3、响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母鹿应分圈喂养,最好能坚持每天在圈内对鹿进行哄赶运动,饲料、饮水、鹿圈尽量要求干净卫生,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 应经常注意观察鹿的精神状态、吃食和反刍,鼻镜有无水珠,大小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医治和处理,有条件的应定期请兽医进行检疫。 注意饮水,鹿在采食后需要饮水,水要清洁卫生,应当尽量为鹿创造随意饮水的条件,以便能喝到大量充足的饮水。 3、量饲料:谷实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淀粉质的块根茎及瓜类饲料,油脂类饲料。 白质补充饲料:豆饼(粕),棉籽饼,大豆,饲料: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嫩枝树叶、蔬菜叶类等。 饲料:青干草、玉米秸、谷草、花生秧、豆秸、秕壳等。 贮饲料:玉米青贮、 5、体代谢打下基础。 茸期:鹿茸由脱盘至锯茸结束约 90d 时间,是鹿体消化机能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旺盛阶段,是全年生产中最关键的时期,为此,在日粮配合上应采取高能量、高蛋白、高投入的措施。 日粮的配合比例应是:豆科籽实类50%,禾本科籽实类 20%,糠麸类 30%,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根据条件尽量多给些。 每日喂精料 3 次,饮水充足。 茸结束期:此期为避免出现骨质疏松,应注意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矿物质等。 78 月鹿吃青草、嫩树叶,一般不喂精料即可满足机体的维持需要。 为控制 910 月的发情可由十成膘降为八成膘。 种期:生产群公鹿即非种公鹿,在 910 月份发情闹圈,为减少公鹿的伤亡,要控制发情,多喂粗饲 6、料、干草,少喂或不喂精料,同时还要适当的减少易促使发情的青饲料。 膘情要控制在七成膘,使其发情能力减弱,缩短发情持续时间。 但同时对个别弱鹿要补饲。 而对于种用公鹿,因其在这一时期食欲急剧下降,体质下降,所以,这时应特别注意饲料的调制,设法增进鹿的食欲,选择适口性强,维生素含量丰富的块根多汁饲料,幼嫩的青绿饲料等。 5、母鹿的饲养技术饲养母鹿的基本任务是使其保持高度的生产力,繁殖优良的后代。 母鹿一般可分为以下 3 个阶段进行饲养。 种期这一时期必须保证母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日粮配制应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和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饲料组成。 豆科籽实类 20%,禾本科籽实类 10%,糠麸类 70%,多汁饲料及青 7、粗饲料应视各地条件而选择应用。 孕期由于这个时期母鹿所摄取的营养物质除自身消耗外,还需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所以必须加强饲养才能保证母鹿体质健康和胎儿发育正常。 日粮的配合是豆科籽实类 30%,禾本科籽实类 30%,糠麸类 40%。 每天喂精料 2次,青饲料应尽可能多样化,饮水要充足。 乳期仔鹿的哺乳期大约为 90d 左右,母鹿在哺乳期内,主要是分泌乳汁供给仔鹿的需要。 日粮的配合应豆科籽实类 40%,禾本科籽实类 25%,糠麸类35%。 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应视各地条件而选择应用。 精料每天喂 23 次,青粗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饮水要清洁充足。 6、幼鹿的饲养技术幼鹿的培养包括哺乳仔鹿的培育、断乳仔鹿的培育 8、、幼鹿的培育 3 个阶段。 乳仔鹿仔鹿出生后 78d 为初生期,这时必须保证仔鹿尽早吃到初乳,最好在出生后 1能吃到初乳。 过了初生期,仔鹿就可以进入正常的哺乳饲养阶段。 这时需要有固定的栖息地和哺乳场所,最好设置仔鹿保护栏。 对仔鹿应每天定时哄赶,逐渐增加运动量。 仔鹿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开始采食精饲料,其精料的日粮配方为:豆饼 25%,炒大豆面 10%,玉米 麦麸 15%,白糖 5%,食盐 骨粉或磷酸氢钙 添加剂 另加胡萝卜占精料40%。 胡萝卜进行粉碎,拌入精料里,每日更换一次精料,要保持饲槽里总有精料,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小栏内放上鲜嫩的柞树叶、杨树叶或青草,让其自由采食。 乳仔鹿仔鹿多采用一次性断乳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