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螺原体病 防治内容摘要:

2、峰期。 在华北一带,发病高峰期为 67 月份。 (2)传播途径:用饲喂和微量注射法接种蜜蜂螺原体,均可使健康蜂患病,证明该病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蜜蜂死亡的。 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 据国外报道,从植物花上也分离到蜜蜂螺原体,证明花螺原体对蜜蜂有致病性。 (3)该病与其他病害的相关性:蜜蜂螺原体单独感染蜜蜂发病的较少见,而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因此,在防治时,应采取综合措施。 (四)防治方法室内测定表明,蜜蜂螺原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只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药物防治: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 发病初期,再根据病原种类应用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 (2)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 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 (3)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