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血液原虫病-特色养殖内容摘要:

2、体内,经发育繁殖成胞子体进入鸽虱蝇唾液腺内,当鸽虱蝇叮咬健康鸽子时,胞子体随唾液进入鸽体而发病。 尤其是在夏秋季节,鸽虱蝇、蠓等吸血昆虫繁殖快,发病率往往高于冬季。 其次接触性感染,被疟原虫污染的水源,土壤以及青绿饲料,鸽场,鸽巢等,尤其是产鸽,频频呆巢,容易受栖巢虱蝇叮咬而发病。 防治首先改善环境,消除或改变鸽虱蝇、蠓(小咬、小黑虫)等吸血昆虫生存条件,如保持鸽场清洁,做好鸽场周围环境卫生,填平污水沟、坑,少积存污水、疏通沟渠,清除垃圾和杂草,经常更新鸽巢等。 对病鸽可进行药物防治。 可选用下列药物:常用的乙胺嘧啶(息疟啶)片剂,1106 混饲。 磺胺甲氧吡嗪片剂,200106 混饲,连用 2 个疗程。 磺胺喹恶啉 50106,溶入饮水中。 氯羟吡啶250106 混饲,连用一周。 若用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配合使用,其效果更加理想。 此外还可以选用中草药防治,常用的黄花蒿、青蒿、常山等,野生资源丰富。 如青蒿为菊科植物,含有青蒿素、挥发油及青蒿酮等物质,抗疟原虫有效。 使用时,取鲜叶或干粉末混饲,常用浓度为 8左右。 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含生物碱。 使用时,取干燥根少许,煎汤,取澄清液稀释成淡黄色供病鸽饮用。 也可将上述药物喷洒鸽场污水沟,杀灭配子体,减少传染源。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