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诊疗与防治内容摘要:

2、跳缓、重,衰竭而死,先后共死亡 9 只。 有 2 只虽经输液抢救,仍不治而亡。 2 剖检变化经剖检 2 只发现,脑膜充血出血,大脑水肿、出血;气管内有泡沫,气管壁出血;肺脏色淡、水肿、出血,局部坏死,里面充满泡沫,手捏有沙沙声;心包积液,心脏被膜严重出血,心脏基部肌肉有坏死;肝、脾、肾苍白、出血、积水;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肠系膜严重水肿、出血,瘤胃、网胃粘膜脱落;真胃、肠道充血、出血,内容物有血液和泡沫;全身淋巴结也呈水肿、出血变化。 3 实验室检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引起败血死亡。 剖检时采集病料,在实验室培养、分离,镜检发现有杆菌,经生化实验确诊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3、结果依次为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氧嘧啶、环丙沙星。 4 综合防治首先,将病、弱鹿隔离,严格清理污物,加强场舍和环境消毒,隔日 1 次,百毒杀、威岛轮换使用。 其次,考虑鹿注射困难,大群以诺氟沙星饮水投服,浓度为 50克水溶液,病弱鹿剂量稍大,并加饮电解多维及补液盐。 每 7 天为 1 个疗程,间隔 5 天,用益生素拌料喂饲。 最后,加强饲养管理,饮以温水,提高草料质量,改善卫生条件等。 5 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期间仍有 4 只体质极差的鹿死亡,用药 3 个疗程后,不再发病。 为巩固治疗效果,加喂 2 个疗程的药物之后,鹿群健康状况恢复良好,膘情亦有所改善。 6 小结大肠杆菌系温血动物肠道后段的常住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