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疾病的防御与防治内容摘要:
2、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外要对蜂群进行病史调查,做纪录以方便管理。 2、蜂场消毒蜂场消毒通常有机械消毒:如对蜂箱、蜂具、巢脾等,可用清扫、铲刮、洗涤等方法清除病原体;物理消毒:如对工作服、箱内保温物、来历不明的蜂饲料等,用日光、烘烤、灼烧、煮沸及紫外线等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蜂场广泛用此法,常用化学消毒药物如下:1020%石灰乳或 2%烧碱可用于蜂具消毒;吉尔灭及 4%的甲醛可用于美洲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消毒;高猛酸甲或 %次氯酸钠可用于被病毒和细菌污染的蜂箱和巢脾;对于蜂螨、真菌、巢虫等病害可用二硫化碳(510体,熏蒸 24h 以上)或二氧化硫(35 克/箱体燃烧)进行消毒。 3、抗病 3、品种的选育选育和推广蜜蜂良种,是提高养蜂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各蜂群间在抗病性方面存在差异,如中蜂对大、小蜂螨具有很强抵抗力,而西方蜜蜂抵抗力差;西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强,而东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弱。 因此,我们就要根据每个品种蜜蜂抗病力强与弱,系统选育逐渐获得抗病性较强的品系。 另外,蜂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及地势进行选择。 总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蜂种是提高蜜蜂抗病能力的主要措施。 二、蜜蜂病害的防治技术为确保虎林绿色蜂产品,创造虎林品牌,下面以虎林地区几种常见蜂病,使用中草药治疗做以简单介绍。 1、麻痹病病毒感染引起:症状表现为成年工蜂蜂体瘦小或腹部膨大 5、蛇床子 3g、蒲公英 3g。 (3)金银花 30g、连翅 30g、蒲公英 20g、川芎 10g、草 6g 以上中药煎成药汁500入到 500 11 糖浆中,每天每群喂 100续喂 35 天。 3、孢子虫病孢子虫引起:症状表现为前后翅散开不相连,腹部膨胀,不能螫刺,前胸背板和腹部末端发黑,中肠苍白色,无光泽和环纹,没有弹性。 药物治疗:采用复方酸饲料治疗孢子虫病,即在每千克的酸饲料中加入 10 片甲硝唑,可喂 10 框蜂中,每隔 34 天 1 次,连续 34 次。 还可用中草药治疗:(1)大黄 10g、生姜 4g;(2)见喜 5g、甘草 6g;(3)美活 10g、生军 6g、积壳 10g、前仁 10g、 6、莱服子 10g、茯苓 6g、青皮10g、谷芽 10g、麦芽 10g。 (4)米醋 15楂 5g、生姜 4g、后两种煎浓汁,可喂 35 群。 4、大、小蜂螨由寄生大、小螨虫引起,症状表现为巢门前有许多翅足残缺的幼蜂爬行,工蜂从箱内拖出死蛹。 巢脾上有死亡变黑的幼虫或蛹,死蛹体上附有白色的若螨。 药物治疗:燃烧硫黄,每 23 只继箱联在一起,每箱体用药 5 克。 另外还有速杀螨、各种杀螨剂、高效杀螨片等。 三、结束语饲养蜜蜂是虎林主要副业产业,是绿色蜂产品生产的支柱产为,蜜蜂病害是困扰某市优质蜂产品生产的主要因子。 因此,研究防治蜂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御,才能保证绿色蜂产品的产量及品质,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其重要意义。 专利查询。蜜蜂疾病的防御与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 “ 易安体 ”。 合作探究篇 一、整体感知 《醉花阴》 1 .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答: _____ _ _________ _
蜜蜂的生活环境 气候因素
2、,冬季蜂王停止产卵,只有老蜂逐渐死亡,没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数量逐渐减少;夏季蜂王每日的产卵量往往超过 1500 粒,新蜂的羽化数大大超过老蜂的死亡数,蜜蜂的数量逐渐增多,蜂群发展到高峰。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为了生存,蜜蜂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箱内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当蜂巢内温度超过适温范围时,蜜蜂外出采水,蒸发水分(扇风)进行降温,当蜂巢受烈日暴晒,辐射热过高时,蜜蜂离开巢脾
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12课苏武传
家。 历时二十余年完成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_____ _ ________ 史。 班固诗、文、赋俱佳,其 ____ _________ _ __ 是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_________ _ ______ 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断代 《两都赋》 《咏史诗》 基础导学篇 文学常识 班固 (32 年 — 92 年 ) ,字孟坚,扶风安陵 ( 今陕西咸阳东北 ) 人,东汉著名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