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污水处理docx格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2 进水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出水 ( 5)初沉池 1 设计要点 1小时,有效水深多采用 2~ 4m,对辐流式指池边水深 . . ,一般按不大于 2 日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 4小时污泥量计算 . 200mm. (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 6~ 12m. 16m,池底坡度一般取 . ,亦可附有气力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 . (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 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 . 20m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 . 2 初沉池的计算(辐流式) : 设表面负荷 q′ =,设池子的个数为 2,则(其中 q′ =~ m3/m2h)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3 F= : )( 47824 mFD ,D取 18m. : 设 t=,则 h2=q′ t=179。 =.(其中 h2=2~ 4m) : V′ =Qmax/ht=15000 (3179。 )≈ 5100m3 : V1′ 36211242)97100(110410024)20350(5100)100(10024)(m a xVmnrTccQo c1— 进水悬浮物浓度( t/m3) c2— 出水悬浮物浓度 r— 污泥密度,其值约为 1 o — 污泥含水率 : 设 r1=2m,r2=1m,α =60,则 h5=(r1r2)tgα =(21)tg60= V1= hs/3(r12+r2r1+r22) =179。 179。 (22+2179。 1+12) = : 设池底径向坡度为 ,则 h4=( Rr1)179。 =( 162)179。 = V2= h4/3(R2+Rr1+r12) =179。 179。 (162+16179。 2+22)= : V=V1+V2=+=129m3 :设 h1=,h3=,则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4 H=h1+h2+h3+h4+h5 =++++= : H′ = h1+h2+h3 =++= 11. 径深比 D/h2=32/=(符合 6~ 12 范围) 第四节 缺氧池 1. 设计参数: 池深 h=,方形池 设计流量: =生物脱氮系统进水总凯氏氮浓度: =40g/ 生物脱氮系统出水总氮浓度: =15g/ 在 20℃时, 取值 ,对于温度的影响可用式修正 ,温度设为 10℃。 排出生物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 ,gMLVSS/d。 2. 设计计算: ( 1) 缺氧区池体容积 : = kgMLVSS∕ g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5 = Vn— 缺氧区(池)容积( m3); Q— 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 m3∕ d) ; — 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取 =3(gMLSS/L); —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 mg∕ L); — 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 mg∕ L); — 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 kgMLVSS∕ g) — 污泥总产率系数( kgSS∕ kgBOD5),应通过试验确定。 无试验条件时;系统有初沉池时取 ~ ;取 — 活性污泥中 VSS 所占比例,取 ; So、 Se— 生物反应池进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 mg/l)。 第五节 好氧池 1 设计参数: 采用推流式曝气池作为系统的好氧池。 去除率: % 2 设计计算: ( 1) 好氧硝化区容积: V=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6 日产泥量为: )(1000 mrbtaQ S kg/d —— 好氧区设计污泥泥龄,取 12d 采用两组好氧池,每组容积为: 9900/2=4950 池深取 ,每组面积 F=4950/=1100 池宽取 6米,池长为 11000/6=; B/H=6/=,与 12间, L/B=> 10,符合。 每组设 3条廊道,廊道长 = 池超高 ,总高 H=+=5m 在曝气池面对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的一侧,各设横向配水渠道,并在两池中部设纵向中间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道相连接,在两侧横向配水渠道上设进水口,每组曝气池共有三个进水口。 在面对初次沉淀池的一侧(前侧),在每组曝气池的一端,廊道Ⅰ进水口处设回流污泥井,井内设污泥提升器,回流污泥由污泥泵站送入井内,由此通过空气提升器回流曝气池。 ( 2) 曝气量计算: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 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7 其中: (2) 最大时需氧量的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 k= (3) 每日去除的 BOD5 值 ( 3) 供气量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 ,淹没水深 度定为 30℃。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C )20(s =。 C )30(s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Pb )计算如下: P b=179。 105 +179。 103H =179。 105 +179。 103179。 =179。 105 Pa (2)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Ot =21(1EA )/[79+21(1EA )]179。 100% EA —— 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对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取值12%。 代入 EA 值,得: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8 Ot =21()/[79+21()]179。 100%=% (3)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按下式计算,即: C )(Tsb =Cs (Pb /179。 105 +Ot /42)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 30℃考虑,代入各值,得: C )30(sb =179。 (+)=(4) 换算为在 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按下式计算,即: R0 =R /[ ( 178。 178。 C)178。 ] 取值 =; =; C =; = 代入各值,得: R0 = 179。 [179。 (1。ao工艺污水处理docx格式(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以发生在布线系统的连接部位。 布线系统所有连接触部分都镀金或镀铂,非接触部分镀镍。 在结构设计时做到接触配合公差最小。 ( 4)开放式布线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了一次布线之后无需再作更改即可满足用户永久应用 变化需求的布线系统。 总之我们尽可能提供好的产品供贵单位选择,保证贵单位取得最好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和系统。 (二)安防布线系统 主要包括背景广播布线和少量的同轴电缆、双绞线、控制线、集中供电。
钢筋加工 本工程所有钢筋成型均按图纸要求出具钢筋翻样加工单由现场加工完成。 施工现 场设置钢筋加工场及钢筋堆场。 钢筋绑扎将按图纸要求进行,所有规格、尺寸、数量、间距必须核对准确。 钢筋的接头形式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按规范规定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检复试。 工程上的钢筋不得随意代换 ,如根据实际情况 ,确实须调整时 ,须由技术部门征得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结构梁
14 工程质量等级 合格 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 3楼概况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八大处 A区经济适用房一期施工组织设计 13 建 筑 概 况 1楼 3楼 5楼 6楼 1 建筑功 能 地下部分 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 地上部分 二层以上为住宅,局部一层为商业办公 2 建筑面 积 建筑面积 m2 m2 3 建筑层 数 11 层 11层 4 建筑层 高 地下 1 层 1层 地上 11 层
理 1 马永良 项目执行经理 1 舒志联 项目技术负责人 1 汤晓春 生产经理 1 余豪明 商务经理 1 曹少文 技术部 技术 员 1 吴建光 工程部 现场责任工程师 3 邵攀 物资部 材料员 1 彭全胜 资料 室 资料员 1 周艳 质量 质检 员 1 于何超 安全 安全员 1 张万杰 财务 会计 1 胡琼芬 合 计 12(不含公司直接管理层) 主要管理制度 项目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螺栓球螺孔之间夹角角度误差应该控制在177。 l5ˊ之内 (国 家标准为177。 25ˊ )主要措施是:毛坯球不圆度控制在 2mm 以内,所有毛坯球全数进行外观、几何尺寸检验和材质抽样复验。 定期检查工夹具精度 (误差177。 2ˊ ),严格执行三检制,成品球按型号抽样检查每种 1%,并不少于 5 只。 螺栓球上的螺孔以螺栓塞规全部复验,保证螺纹精度和攻丝深度符合图纸要求。
、地面上弹出墙体 500mm 控制线。 ,并进行检查。 ,按从角部到中间的原则,先安装阴阳角,向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组拼,以便减少临时支撑设置。 ,拼装前预先在模板边肋处沿 模板板面粘贴 5 10mm 自粘海绵条。 ,背楞:横楞距墙根 范围内竖向间距为 300mm, 以上间距 600mm;竖楞水平间距为 300mm。 外支 撑一端用油托顶在模板背楞上,另一端 固定支撑脚手架 上,水平间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