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污水处理docx格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2 进水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出水 ( 5)初沉池 1 设计要点 1小时,有效水深多采用 2~ 4m,对辐流式指池边水深 . . ,一般按不大于 2 日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 4小时污泥量计算 . 200mm. (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 6~ 12m. 16m,池底坡度一般取 . ,亦可附有气力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 . (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 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 . 20m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 . 2 初沉池的计算(辐流式) : 设表面负荷 q′ =,设池子的个数为 2,则(其中 q′ =~ m3/m2h)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3 F= : )( 47824 mFD   ,D取 18m. : 设 t=,则 h2=q′ t=179。 =.(其中 h2=2~ 4m) : V′ =Qmax/ht=15000 (3179。 )≈ 5100m3 : V1′ 36211242)97100(110410024)20350(5100)100(10024)(m a xVmnrTccQo c1— 进水悬浮物浓度( t/m3) c2— 出水悬浮物浓度 r— 污泥密度,其值约为 1 o — 污泥含水率 : 设 r1=2m,r2=1m,α =60,则 h5=(r1r2)tgα =(21)tg60= V1=  hs/3(r12+r2r1+r22) =179。 179。 (22+2179。 1+12) = : 设池底径向坡度为 ,则 h4=( Rr1)179。 =( 162)179。 = V2=  h4/3(R2+Rr1+r12) =179。 179。 (162+16179。 2+22)= : V=V1+V2=+=129m3 :设 h1=,h3=,则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4 H=h1+h2+h3+h4+h5 =++++= : H′ = h1+h2+h3 =++= 11. 径深比 D/h2=32/=(符合 6~ 12 范围) 第四节 缺氧池 1. 设计参数: 池深 h=,方形池 设计流量: =生物脱氮系统进水总凯氏氮浓度: =40g/ 生物脱氮系统出水总氮浓度: =15g/ 在 20℃时, 取值 ,对于温度的影响可用式修正 ,温度设为 10℃。 排出生物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 ,gMLVSS/d。 2. 设计计算: ( 1) 缺氧区池体容积 : = kgMLVSS∕ g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5 = Vn— 缺氧区(池)容积( m3); Q— 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 m3∕ d) ; — 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取 =3(gMLSS/L); —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 mg∕ L); — 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 mg∕ L); — 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 kgMLVSS∕ g) — 污泥总产率系数( kgSS∕ kgBOD5),应通过试验确定。 无试验条件时;系统有初沉池时取 ~ ;取 — 活性污泥中 VSS 所占比例,取 ; So、 Se— 生物反应池进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 mg/l)。 第五节 好氧池 1 设计参数: 采用推流式曝气池作为系统的好氧池。 去除率: % 2 设计计算: ( 1) 好氧硝化区容积: V=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6 日产泥量为: )(1000   mrbtaQ S kg/d —— 好氧区设计污泥泥龄,取 12d 采用两组好氧池,每组容积为: 9900/2=4950 池深取 ,每组面积 F=4950/=1100 池宽取 6米,池长为 11000/6=; B/H=6/=,与 12间, L/B=> 10,符合。 每组设 3条廊道,廊道长 = 池超高 ,总高 H=+=5m 在曝气池面对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的一侧,各设横向配水渠道,并在两池中部设纵向中间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道相连接,在两侧横向配水渠道上设进水口,每组曝气池共有三个进水口。 在面对初次沉淀池的一侧(前侧),在每组曝气池的一端,廊道Ⅰ进水口处设回流污泥井,井内设污泥提升器,回流污泥由污泥泵站送入井内,由此通过空气提升器回流曝气池。 ( 2) 曝气量计算: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 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7 其中: (2) 最大时需氧量的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 k= (3) 每日去除的 BOD5 值 ( 3) 供气量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 ,淹没水深 度定为 30℃。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C )20(s =。 C )30(s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Pb )计算如下: P b=179。 105 +179。 103H =179。 105 +179。 103179。 =179。 105 Pa (2)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Ot =21(1EA )/[79+21(1EA )]179。 100% EA —— 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对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取值12%。 代入 EA 值,得: A/0 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8 Ot =21()/[79+21()]179。 100%=% (3)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按下式计算,即: C )(Tsb =Cs (Pb /179。 105 +Ot /42)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 30℃考虑,代入各值,得: C )30(sb =179。 (+)=(4) 换算为在 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按下式计算,即: R0 =R /[ ( 178。 178。 C)178。 ] 取值 =; =; C =; = 代入各值,得: R0 = 179。 [179。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