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蜗牛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2、体交尾产卵,并进入危害盛期。 68 月份的阴雨天,成贝、幼贝不分昼夜,均能取食危害。 9 月份在棉田主要取食棉株根基部二次发育的嫩叶。 10 月份冬眠,缩回贝壳内封口不再活动。 蜗牛成贝一生能多次产卵,以 5 月份和 9 月份温度在 2225时产卵最盛,棉田内卵多产于潮湿疏松的土里或枯叶下,卵粒成堆聚集,如果土壤于燥或遇农事操作造成卯粒裸露地表,则幼贝不能孵化。 二、蜗牛取食特点及对棉苗的危害蜗牛的成贝、幼贝口内生有一锉刀型齿舌,用以舐磨寄主植物的幼根、幼茎、叶片等。 棉田内 4 月下旬 5 月初成贝、幼贝白天潜伏,夜间取食。 棉花播种后从种子萌发到子叶期受害最重。 棉苗长出真叶后,成、幼贝爬到棉棵上取食嫩叶 3、,并在棉株上留下分泌的黏液,受害棉苗推迟生长发育 510 天。 蜗牛在棉田虽点、片发生,但棉花损失惨重。 每平方米有成、幼贝 35 头时,棉花缺苗断垄 5%10%;每平方米 5 头以上成贝量大时,断苗率达 15%20%,最高达 32%。 有的地块只能改种其他作物。 蜗牛的寄主植物除棉花外,还有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瓜类、草莓、杂草等。 6 月份以后在棉田主要取食杂草等,对棉株构不成灾害。 三、1)对易发生蜗牛的低洼田,秋种时彻底翻耕细耙,精细整地,能消灭大量成贝、幼贝,使 80%左右的卵粒不能孵化。 同时,消除沟边杂草,集中消杀。 (2)5 月上、中旬,对重点发生地块,于清晨 6 时前人工捕捉成贝、幼贝,可大大减轻危害。 (3)加强棉花幼苗期间管理,播种后及时中耕翻晒土壤,以恶化成、幼贝和卵的生存环境,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少发生量。 )4 月底至 5 月上、中旬棉花幼苗期,对每平方米有 3 头以上蜗牛的棉田,用 90%的晶体敌百虫 1500 倍液喷雾。 (2)蜗牛敌 500 克,拌炒熟的碎棉子饼 10 千克,于傍晚前撒施在棉垄上,每 667 平方米 5 千克,可兼治地老虎等。 (3)每 667 平方米用吡酸钙 克,拌切碎的杂草、菜叶 1520千克,顺棉垄撒施。 贝:79 月份多雨季节,对易发地块可人工杀灭成贝、幼贝。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