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抽取同规格接头的 10%进行外观检查,钢筋 与套的规格应一致,外露螺扣符合规定;按接头的 3%用普通扳手检查是否拧紧,应全部合格,若发现一个不合格,则该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接头重新连接,直至合格。 c)拉伸试验:同批材料的同级别、同样式、同规格的接头,以 500 为一批验收,随机抽取 3 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接头试件抗拉强度等于钢筋实际强度(断在母材)或大于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 倍,满足上述指标中的其中一个即为合格。 三个试件合格则该批列为合格。 连接检验 10 个验收批,均一次合格后,验收批的接头数可扩大一倍,试验中若有一个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 应再取6 个试件复试,若复试中仍有一个试件强 度 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验收批不合格,应返工或采取补强措施。 ( 2)绑扎连接 ( HPB300 级钢筋及 HRB400 级直径 22mm 以下规格钢筋)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钢筋翻样 → 材料检验 → 钢筋制作 → 半成品钢筋检验 → 钢筋绑扎 → 成型钢筋验收 → 隐蔽工程记录。 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如有问题及时 12 解决。 检查钢筋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施工现场。 绑扎前彻底清扫垫层表面浮土和杂物。 钢筋绑扎前先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及料牌。 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部 位,应先研究透逐根钢筋的摆放层次的穿插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保证质量。 钢筋绑扎铁丝的使用:直径小于 12mm 钢筋采用 22 号铁丝绑扎,大于 12 钢筋采用 20 号铁丝绑扎。 铁丝的长度见下页表,大于下表中钢筋绑扎的铁丝长度用 450mm。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柱角等抗震较高部位用双股铁丝。 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 “八 ”字型,朝向混凝土体内部。 表 4 绑扎丝的长度(单位: mm) 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根据基层上平面控制轴线,标出底板钢筋摆放线;在垫层和上层钢筋网片上(用 红漆标点标识)放出底板上柱、墙、门洞位置线(控制插筋);在垫层上标出独立柱插筋位置线;板筋、梁主筋摆放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之前,根据结构底板钢筋间距,先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黑色墨线,放出集水坑、墙、柱位置线和后浇带的位置边线。 为了醒目便于日后定位插筋方便,在各边线每隔 划上红色油漆三角。 墙柱拐角处各划一个红三角,并将边线延长。 为了保证基础底板钢筋位置正确、顺直,保证纵横向均为一条线,绑扎前, 13 在防 水保护层上每两个钢筋间距涂上一道醒目的红色墨线,按线布筋,底板下铁第一排钢筋布置方向一定要确保准确。 底板钢筋绑扎时采用绑扎铅丝进行绑扎,相邻绑扎点成八字形,并且绑扣的多余绑丝必须朝向构件内部。 搭接部位至少要绑扎三扣:距端头 50mm 各一扣,中间一扣。 铺筋顺序:无论是集水坑、电梯井,还是大面积筏板, 图纸有明确标注的,依照设计依据施工,无明确标注的 下网 先铺短向、后铺长向,上网则刚好相反。 接头位置:底板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下铁在跨中搭接,上铁在支座搭接。 但接头位置需要错开,且错开不小于 35d 并不小于 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 50%。 注意所有上下铁钢筋接头均应避开应变较大的后浇带处。 由于钢筋层数多,为了方便砼振捣,同向布置的钢筋要上下对齐。 绑扎上层钢筋时应搭设马登,操作人员应在马登上进行操作。 2)墙柱插筋绑扎 本工程墙柱插筋较多,插筋施工一方面应确保位置准确,二方面必须保证插筋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三方面必须保证插筋甩茬长度满足搭接要求。 底板接头位置、钢筋保护层、上下铁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a)墙插筋: 为确保墙体竖向主筋位置正确,在垫层面要弹出墙身线,板面钢筋绑扎固定后,将轴线和墙身线投测到板面钢筋上,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墙插筋的施工。 墙竖向钢筋全部要与底板面部和底部钢筋绑扎牢固。 控制墙内竖向插筋定位:采用在墙体插筋上设置一道水平 “梯子筋 ”,该 “梯子筋 ”位于墙体施工缝向上 10cm,以此保证墙体钢筋的间距、平直。 水平 “梯子筋 ”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墙插筋复测无误后到位,直到打完底板混凝土后拆除, 14 水平梯子筋可重复使用,在以后的施工中可以用于结构墙施工的墙筋定位。 b)柱插筋: 板面钢筋绑扎固定后,将柱的实际 位置用红油漆标在板面钢筋上,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柱插筋的施工。 墙柱竖向钢筋全部要与底板面部和底部钢筋绑扎牢固。 为了保证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柱插筋不移位,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复测柱插筋位置后,将柱插筋矫正后套上定距框,定距箍距离底板钢筋 50mm 左右。 柱插筋安装完成后应在插筋上套上 PVC 套管,防止在浇注底板混凝土时,水泥浆污染柱钢筋。 3)梁钢筋绑扎 本工程框架梁跨度大,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除柱主筋及其加密箍筋外,纵横梁筋交错汇集,且部分梁纵筋及支座负筋多,因此绑扎中需重点控制使梁柱节点区域钢筋绑扎到位,同 时为了在密集区钢筋绑扎后能够顺利浇注混凝土,应在钢筋绑扎时预留震动棒插入位置,以保证整个梁柱混凝土震动密实。 先将每个支座上柱箍筋套好绑好,将梁的主筋按配料单并对照图纸以每一道梁为单位将料投出,然后将做好的小支架支于离支座 50 ㎝处,支座高度高于梁面 5 ㎝,并摆放钢筋,摆放钢筋时应注意上下钢筋焊接及搭接接头的位置,上部钢筋搭接在跨中 1/3 左右相互错开,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接,摆好主筋,套完箍筋(绑扎梁箍筋,离开支座 5 ㎝处为第一个箍筋线,支座处 倍梁高的长度箍筋间距为 100 ㎜,跨中箍筋间距为 200 ㎜)后,将梁下部 钢筋放下,进行绑扎,同时在离支座 米处,放一固定梁面主筋的卡子用铅丝固定,绑扎完后放下支架,按要求: @1000 放保护层垫块,垫块位置在箍筋处,每个箍筋间距准确且平行,并与主筋垂直,每跨间距误差不超过 4 ㎜。 4)板钢筋绑扎 15 确定摆放顺序:无特别注明,板下网先摆放短向钢筋,后长向钢筋,上网则先摆长向钢筋,后短向钢筋。 接头位置:上铁设置在跨中 1/3 范围内,下铁设置在支座 1/3 范围内,在 倍的搭接长度范围内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 锚固要求:在板边沿,板受力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为:下层筋不小于 1/2 梁 (墙)宽与 15d 之间较大值,上层筋 La,其中下层筋锚固弯头朝上,上层筋锚固弯头朝下。 绑扎要求: ① 钢筋网片相交点全部绑扎,相邻绑扎点成八字扣,搭接部位应绑扎三扣,所有绑扎丝头朝向混凝土内部。 ② 板下层钢筋网片应边绑扎边垫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间距 600mm,梅花型布置。 ③ 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工字形马凳铁支撑,马凳用 Φ14mm 钢筋加工,设置间距为 1200mm。 ④ 为了保证负弯矩筋端部在同一条直线上,支座负筋绑扎时在端部拉通小白线就位绑扎。 ⑤楼板上有预留洞时,不大于 300mm300mm 的洞,板钢筋可从洞边绕 过;大于300mm 的洞,板筋断开并按图纸要求加筋补强,当结构图中未注明时需通知设计现场解决。 ⑥ 板上铁未拉通处,按设计要求增设双向钢筋网片,间距与上铁相同。 要求每跨每边板的第一。a-1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和太阳能光伏的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可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分别逹到 亿千瓦和2500 万千瓦。 首期投资为人民币 8 亿元。 每年回收为人民币 亿元 ,回收期为10 年。 万 KW 太阳能热发电厂新建项目 6 第三章 市场预测 产品市场预测 太阳能发电厰所提供的电力,对用电高峰时段的电网有功功率平衡是有很大帮助的。 电力市场对此类发电量的需求极大。 市场价格与预测分析
健康水平需要我们投入人力和物力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项目的研究内容 ( 1)农产品现代加工技术 以东南沿海区域大宗、特有、优质农产品早稻、竹、果蔬、畜禽、淡水鱼为对象,进行下列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的研究: 农产资源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与功效评价 研究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中具有特殊生理和药理活性的功能性成分的鉴别、分离、纯化、作用机理,
段之间进行调整。 详见混凝土浇筑人员安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责任工程师 6 2 混凝土工 60 3 木工(看模) 12 4 养护工 15 5 架子工 50 6 信号工 12 7 试验工 3 8 测量放线 9 9 电工 3 10 合计 170 混凝土的拌制 采用 预拌混凝土,由搅拌站提供试验证明及现场采集试块,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
婚姻法试题及答案 婚姻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加以肯定的婚姻家庭进化模式,群婚制的高级形式是( )A血缘群婚 B对偶婚C乱婚 D普那路亚群婚2下列不属于婚姻家庭社会功能的是(
9)、进行每周安全生产活动评比竞赛。 ( 10)、严格执行安全奖罚制度,做到违章必罚,安全有奖、以减少职工违章现象。 ( 11)、加强安全交底工作,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应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并履行签字手续。 A、开工前,项目质安员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 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职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B、施工员对班组交任务时,进行分项任务的安全生产书面交底,拟定安全技术交底卡
搅拌机拌和 运输 空压机 喷射机 速凝剂 喷嘴 水 水泥 石子 砂子 受喷面 21 潮喷法混凝土喷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成巷时应首先在巷道拱部和两帮挂设 5~ 7 条尺寸线,确保喷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表面平整。 喷射口要求垂直于受喷面、喷射头距喷射面距离 8001000mm为宜,采用螺旋型喷射。 一次喷层厚度不宜大于 50mm,层间喷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1 小 时。 喷层终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