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鸵鸟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内容摘要:

2、鸟,交通方便道路平坦可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损耗,但又不能距交通要道太近,还必须考虑到鸵鸟的防疫,一般要求距主要公路 1 公里以上,还要考虑到鸵鸟场周围,2 公里以内不能有家禽饲养场,以免交叉感染疾病。 例如:我们的饲养场周围养鸡、鸭、鹅造成我场的鸵鸟患霉形体病。 确保能源,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鸵鸟生产中,种蛋?的孵化,雏鸟的保温,饲料的加工,供暖通风,用明都需要电,因此,鸵鸟场的电源要求充足和稳定。 场内还应备有发电机,以免通电受阻时造成损失。 3场地的土壤应符合鸵鸟的生态习性,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应激反应,最好选择沙土和沙壤土;通气性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易保持干燥,不会形成大泥泞,因鸵乌的排粪 3、尿量较频易造成地面污染。 如不选择这样的地方,每年拉沙子经费也是十分可观的。 笔者在实践观察,鸵鸟十分胆小,很容易产生应激,对空中的飞机声、汽车、拖拉机行驶都十分敏感,特别是在产蛋期,造成鸵鸟蛋滞留,造成损失。 所以在建场时,一定要套围墙,即要考虑到鸵鸟的生活习性,也要接近自然状态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 4布局合理,有利于生产。 鸵鸟场应包括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等。 生产区要根据风向,按孵化室、育雏室、青年鸟栏、成年鸟栏顺序排列。 辅助生产区,如饲料库、饲料加工间、兽医室、车库等要与生产区分开,这样有利于防疫,应避免非生产人员随便进入该区而引起疫病的传播。 行政管理区,包括门卫、 4、进场消毒室、办公室等,应设在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的另一侧,距生产区 300以上;化粪池应设在地势低洼下风方向,距生产区,生活区最好在 500 米以上。 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文化娱乐场所等,最好与场区完全隔开。 笔者看了几家鸵鸟场,生产区、孵化室全建在一起,甚至连围墙、门卫都没有,用铁丝网圈起来就养鸟,长此下去就会出现鸟病多、死亡多的局面。 二、鸵鸟场的卫生防疫鸵鸟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好坏是该鸟场成败的关键。 防疫就是防止疫病在鸵鸟场传播和发生。 以保证鸵鸟场正常的生产运行。 鸟场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性防疫措施,预防疫病的发生。 1加强饲养管理,增加鸵鸟抗病力,饲料配比要全面,按鸵鸟不同生长阶段和 6、的比例,可以带鸟喷雾消毒。 3要把好引种关,从异地引进鸵鸟时,除有关部门做必要的检疫外,鸵鸟一定要隔离,经 30 天的观察,补注疫苗后方可合群饲养。 4预防接种,提高免疫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鸵鸟发生传染病,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提高鸵鸟的免疫能力。 笔者把我场的免疫程序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7 日龄时:鸡新成疫系或系点眼滴鼻,疫苗用量是鸡的 50 倍量。 21 日龄:鸡新城疫系皮下注射用量是鸡的 50 倍量。 60 日龄:鸡痘刺种(每年 6 月份,皮下刺种)。 生长期的鸵鸟 6 个月重复免疫 1 次,种鸟每年免疫 1 次,如发生霉形体病,每年要注射支原体苗 1 次,用量是鸡的 50 倍量。 为防止幼鸵鸟的大肠杆菌疫病和球虫病,幼鸟要注射大肠杆菌苗,和不定期的投放防球虫药物,接种疫苗的前后二周内,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供给量。 搞好饲养场内外的定期消毒及栏舍的环境卫生和预防消毒,以增强鸵鸟的抗病力。 鸵鸟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和检疫、驱虫制度。 总之,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证鸵鸟场生产正常进行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养鸵鸟的同行要充分提高。 认识,万万不能掉以轻心,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