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家兔影响及控制内容摘要:
2、低于 4 瓦,有利于繁殖母兔正常发情、妊娠和分娩。 公兔喜欢较短的光照时间,一般需要 1214 小时,持续光照超过 16 小时,将引起公兔睾丸重量减轻和精子数减少,影响配种能力。 又据资料介绍,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 1 瓦光照 2 小时,母兔虽有一定的繁殖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只有 30%左右;若光照增加到每平方米 15 瓦、光照 12 小时,则一次配种受胎率可达 50%左右。 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连续照射 16 小时,母兔的受胎率可达 65%70%,仔兔成活率也可明显提高。 因此,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明显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的成活率。 光照对家兔繁殖的影响与营养有协同作 3、用。 笔者研究发现,在短日照的冬季(日光照时间 1012 小时),母兔长期处于乏情期,正常发情的母兔低于 20%。 当增加光照时间每天达到 1416 小时后,母兔的发情率增加到 60%左右。 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增加营养,特别是补充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使之分别达到 10000 单位/千克和 50 毫克/千克,母兔的发情率可达到 90%左右。 光照对生长和被毛的影响。 光照对于生长和产毛都有一定影响。 由于光照有助于性腺的发育,促进家兔性成熟。 性机能的亢进影响采食和生长,因此,养兔发达的法国以弱光育肥获得理想的效果。 光照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被毛的生长。 生产实践中发现,室外笼养的獭兔,长期受到阳光直 4、射,被毛逐渐变得发污、粗糙而无光泽。 而处于室内笼养的獭兔,被毛白净而有光泽。 这说明阳光直射对毛纤维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光照对换毛的影响。 由于家兔每年两次季节性换毛,而季节性换毛发生在春季的 35 月和秋季的 910 月,日照时间由短变长和由长变短,均发生被毛的脱换现象。 由短变长时,开始生长夏毛,而由长变短时,开始生长冬毛。 在养兔实践中,成功地利用光照与被毛脱换的规律,在夏季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可促进冬毛生长,被毛提前成熟。 光照对其他的影响。 光照与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联系。 充足的光照可以保持兔舍干燥,并不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而黑暗的环境,往往潮湿污浊,寄生虫病容易发生。 因而,适当的光照对于疾病预防是益 6、各补充一定时间)。 对于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需要缩短光照时间,但目前我国多数兔场没有采取措施。 可设置窗帘黑布控制光照,尤其是对于育肥兔是有必要的。 在全封闭的兔舍,实行程序化控光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兔舍安装光照程序控制器,仪器内芯由电脑芯片经组装而成,能自由设置程序,开关渐明渐暗时间达30 分钟,模拟自然阳光,对兔群无应激。 生产中,很多养兔场(户)对于光照与家兔的关系不甚清楚,多数采用自然光照,应该缩短的不缩短(如育肥兔),而应该延长光照的时候又没有延长(如冬季的繁殖母兔),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规模化养兔是我国兔业发展的方向,而光照的人工控制更显得重要。 深入研究光照对家兔的影响,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无疑,对于提高家兔的生产性能将起到促进作用。 专利查询。光照对家兔影响及控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xx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导学课件
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经过表决 、 推举 、 讨论等一系列程序 , 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 、 攀岩 、 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 , 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 “ 天舟一号 ” 的成功发射 , 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点拨 】 A项语序不当 ,
规模化兔场防病的新观点
2、种类很多,但疫苗的种类也不少,一只兔从小到大不时要打防疫针。 就算这样,传染病还是不能有效控制和消灭。 免疫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经过免疫接种的兔,并不等于以后就不发生疾病了。 这是由于任何一种疫苗都不可能产生 100%的保护率,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保护率是有限度的,而影响兔体产生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再者是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生产的质量与免疫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还要在合理免疫的同时进行科学管理
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和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2、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度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抗原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批号为 030212。 3 结果8 个省市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抽样调查结果见表1。 表 1 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研究
2、年来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 为了给河南省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有效控制狂犬病流行,本文就河南省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南省狂犬病疫情报告始于 1951年;20 世纪 50年代全省各地区均有狂犬病例发生,并于 1954年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为 0万;19601978 年全省无病例报告;1979 年信阳地区新县首先报告新发病例,当年全省有 9个县